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ID:41177310

大小:1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8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_第1页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_第2页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_第3页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_第4页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第一节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一、乳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一)生理及营养特点哺乳仔猪出生后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尚不成熟,缺乏先天性免疫力,体温调节能力差,从而造成喂养难度大。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结合母猪产仔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快吃初乳,作好乳头固定工作,由于加系猪产仔多,从引入后产仔情况看,初产猪平均窝产仔11.98头。而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全窝仔猪成长均匀,提高成活率,应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把较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三对乳头上,保证生长均匀。2.及时作好防寒、保暖工作。根据仔

2、猪和母猪生理特点,产房温度应控制在20-25度,仔猪保温箱上边有电热灯,保证局部温度在30—32度为宜。3.哺乳仔猪要作好断尾工作。为防止出现猪只咬尾现象,应在仔猪出生3天前进行断尾工作。(可视情况而言)4.及时补料。由于哺乳时间过长会造成母猪下床太瘦弱,影响下一情期配种。因此,及早补料是哺乳期仔猪饲养的关键,它不仅能够使减少母猪体况的损失,而且能够促进仔猪早期吃料,为21天或更短时间断奶做好准备。5.保持猪舍干净,环境良好。由于仔猪抗病能力较差,因此加强猪舍的卫生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做到产床以上无猪粪为原则,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乳猪在哺乳期能迅速生长。6.

3、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由于乳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1天断奶,时可达6.5kg左右,平均日增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优质饲料。第二节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断奶幼猪是指出生3-4周龄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仔猪断奶是猪只出生后受到的又一次强烈的刺激,首先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为主改成吃固体的生干饲料;第二,由依附母猪的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第三,生活环境的变迁,由产房转入保育舍;第四,极易因感染病原微生物而患病。加系断奶仔猪的特点:整齐度好,生长迅速,日采食量较大。1.整齐度好:从猪产仔来看

4、,虽然窝产仔在11.98头以上,但出生体重同窝间不会有太大差别,在窝产仔数相同的条件下,同窝仔猪个体出生重越均匀越好,特别是工厂化养猪,要求各类猪都能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标准,到出栏时才能保证同一水平利用生产。而乳猪断奶时体重相差无几,没有瘦小弱猪,即整齐度好。2.增重迅速,日采食量大,在仔猪保育阶段60日龄时体重能达到23.5kg以上,日增重可达500g,而其它猪在60日龄时体重只能达到16—17kg左右,所以增重相当迅速,为此相应的采食量也较大,保育后期每天可达1kg(35—60日龄)。仔猪断奶由吃母乳变为吃固体饲料,同时生活环境也发生变化。这些都会造成应激,影响仔猪

5、正常生长发育,尤其以开食晚、补料少的仔猪更为明显。所以把好断奶关是保证仔猪成活率和健康生长发育的前提条件。为了养好仔猪,要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及生活环境的过渡工作。一、温度温度对断乳仔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育舍适宜温度为22-24℃。温度过低或温差过大会引起仔猪下痢等疾病。冬季取暖保温、夏季防暑降温。二、合理分群每头占用网床面积0.3-0.4㎡为准,每群以8-10头为宜,密度过大会出现咬尾现象和弱小猪。三、饲料过渡仔猪断奶后,饲料应逐步过渡,以免产生应激。四、饲料自配或购入优质仔猪料,每公斤全价料含消化能不低于3,300千卡、含蛋白质不低于18%。优质饲料才能保证63日

6、龄体重达26-28公斤。五、清洁卫生经常保持舍内清洁卫生,栏面清洁、无粪便、定期消毒,每周一次,排除舍内污浊空气,保持空气清新。第三节育成猪的饲养管理目的意义:减小猪只因饲料和环境条件改变产生应激的程度,实现猪饲养管理的平稳过渡,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达到最佳程度。(1)由保育舍转群来的猪只按猪只的大小、强弱、种用和非种用分舍分栏饲养。每栏饲养10─20头(依圈舍大小而定)。要挂牌标出转入时间、数量等;对种猪还要注明品种。(2)转群后一周内做好调教,使猪只采食、排泄、休息实现三定位。(3)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保持料槽中有足够饲料;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检查采食槽中饲料的情况

7、,如饲料不漏或漏出过多都要及时处理,饲料如有浪费,或被猪拱出,或加料撒出要及时回收,杜绝人为浪费。待用饲料要堆放整齐,以免售猪时被踩压、蹄带,使饲料污染,造成浪费。(4)提供给猪只舒适的生长环境条件,密切注意圈内密度、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5)每天要认真观察猪群采食、排粪和猪只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兽医或技术人员报告,并及时处理。(6)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注射、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7)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防止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调群、出栏后的空圈要尽快冲刷干净,并清洗消毒备用。第四节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后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