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语》重点注解

《呻吟语》重点注解

ID:41181812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8

《呻吟语》重点注解_第1页
《呻吟语》重点注解_第2页
《呻吟语》重点注解_第3页
《呻吟语》重点注解_第4页
《呻吟语》重点注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呻吟语》重点注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呻吟语》重点注解  【作者简介】姓  名吕坤生卒年1536年-1681年  别名叔简、新吾、抱独居士  所处的年代明朝  尊称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与沈鲤、郭正城)、沙随夫子职业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品格修养刚正不阿、为政清廉、方正质朴、学识渊博著书作品《去伪斋集》、《呻吟语》、《阴符经注》、《四礼疑》、《实政录》等代表作品《呻吟语》(成书于1593年)人物生平  6岁入学启蒙,15岁作《夜气铭》、《招良心诗》,25岁中秀才第一,26岁中举。39岁中进士。初为裹垣知县,因政绩卓著,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历郎中。迁山东参政、山

2、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四。居3年,召为左佥都御史,历刑部左、右侍郎。后因不满朝政,遂称疾乞休,家居凡二十年,以著述、讲学为务。  墓址河南宁陵西北鞋城村  名气指数★★★★☆【著作影响】  《呻吟语》:谈哲理、抨时弊的警言妙语  《呻吟语》是明朝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著作。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劢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呻吟语》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是作者积三十年的心血凝

3、结而成的。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疼痛语也……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本书全书共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十七篇。涉猎广泛,体悟性强。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和对真理的不懈求索。其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以及对当时衰落的政治、社会风气的痛恶。表现出其权变、实用,融通诸家的思想。  吕坤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在《呻吟语》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他反对理学家分割“道”与“器”、“理”与“气”的观点

4、;主张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反对阴阳征应说;反对轮回说;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有自然、当然、偶然的规律;等等。这些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经典新解】  01.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知,过思者迷正应。(出自《呻吟语·存心》)直译:眼睛长久地盯着,即使是熟悉的字也认不出来,专心致志地观察某一物体,则静止的好像也是在运动了。因此就可以知道持在怀疑态度的人有时会认不清事物的真实面目,思虑过多的人有时会找不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解: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

5、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的说话的语气,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过了几天,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的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像偷过斧子的样子了。一个人主观意识太强,思虑太多,一开始就持怀疑态度看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所以,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切忌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的标准,更不要毫无根据地瞎猜疑。  02.清人不借外景为襟怀,高士不以尘识染情性

6、。(出自《呻吟语·修身》)直译:内心清净的人不会凭借外在的景物拓展自已的襟怀,品德高洁的人不会被世俗的见闻侵染自己的真性情。  新解:内心清净,品德高洁,这两种人其实都有一个“清”字在心中。清“字”最重要,人不清见则不明,人不清德行则不高。“清”  字在心中,那么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世事如何变迁,内心都是平静的,都是不被浸染的。  03.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至矣。(出自《呻吟语·修身》)直译:如果能够做到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就能够使自己的长进达到最大限度。  新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芸芸众生,人皆有短。不掩短,不护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7、。法国文学家雨果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可以说,人生修养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断积累德行;一是不断克服自己的短处,有过必改,从善如流。从一定意义上说,能有效克服已短,更能提高自己的品德。因为自己的短处是提高道德水准的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护短”为修身的“第一长进”的缘故。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有短是一短,不肯认短,又是一短,袒护已短,短上加短,不克已短,一生有短。正如人们所说,护短护短,越护越短,护出病来,后悔迟晚。  04.心无留言,言无择人,虽露肺肝,君子不取也。(出自《呻吟

8、语·修身》)直译:心里存不住话,说话不分对象,即使是开诚布公的肺腑之言,君子也是不取的。  新解:说话是件容易的事,但要把话说好,说明白却是极难的。  常常有人说自己不会说话,总得罪人,或者说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