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ID:41186410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2页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3页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息二则》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授课教师时间课题《消息二则》计划学时2重难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难点: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课标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消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形式。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情感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课时目标1.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简

2、洁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教法合作探究学法朗读、小组合作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3、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文体知识“三特征、五结构、六要素”1、新闻:又称消息,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2、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标题:常利用多行形式。分为:主标、引标、副标三种。(2)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3)主体

4、: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4)背景和结语: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没有明显标志。4、新闻的特征:用事实说话(基本特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5、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一)、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二)、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简洁、概括

5、。(三)、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时间:1949年4月20日地点:长江前线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事件: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四)、“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五)、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

6、地点为依据逐步推进,直至现在的“进击中”,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又有一个铿锵有力的结尾,叫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结构。)三、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教学反思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战争题材的文章。新闻发生的事件距离九年级的生活较远,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原设计采用多媒体展示当时的战争场面,但因展台还没维修好,无法实施。之后我改成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我在讲述当时的局势

7、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充分调动,原来我的学生是一群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之后就是落实新闻内容的概括,新闻结构的明确,尤其是导语的解析,以及新闻的三大特点。分别学完两则新闻后,我又指导学生就两则新闻进行比较阅读,从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闻知识的了解和本课内容的理解。另外我还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班级报纸来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新闻消息的能力。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当小记者,写一篇简单的新闻(消息)。每个课时目标看起来似乎都完成了,知识点的落实在练笔习作来看也基本有效,但个人觉得还存在许多不足。最大的

8、不足是没有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新闻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应该在掌握新闻主要内容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划出时间、地点和人物,然后再讲读新闻主体时归纳出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和理清作者的思路,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教学,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你准备得多充足,设计得多完美,总会留下不足,落下遗憾。也正是一次次的不足和遗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