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

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

ID:41202582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_第1页
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_第2页
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_第3页
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_第4页
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杖子村文明村申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泉县2010——2011年度文明单位推荐表2011年12月20日单位名称郑杖子村单位性质行政村联系人王翠娥联系电话13663349663主要事迹㈠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00亩,实现了经济收入人均6000多元/年;㈡引进“农超对接”项目,推进农业产业精细化发展;㈢流转土地600多亩,建立食用菌生产园区3个;㈣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㈤完成村内道路硬化,修建垃圾池13个,组织村民义务植树2万多株,清除村内露天厕所,改建清洁厕所8个,新建厕所3个,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工作,制作墙画美化村庄;㈥研究制定环境卫生公约,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负责全村的日常卫生清理工作;㈦

2、引进新型沼气设备15个,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㈧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㈨增加图书室藏书量;㈩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设郑杖子社区,并确立了完整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管理制度,制定了村规民约,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鼓励村民人人参与村务治理,实现村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管理自治。所在党委单位意见(公章)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意见(公章)郑杖子村创建县级文明村申报材料一、基本情况郑杖子村位于平泉县榆树林子镇西2公里处,全村共520户,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分4个自然村,有满、汉、蒙古3个民族,人口1950人,全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有党员48名,耕地面

3、积3500亩,果树2万株、山枣改接大枣8万株,蔬菜大棚550个,越夏西红柿600亩,养牛园区1个,养鸡园区1个。村经济坚持以高效农业为主体,以科技兴村为后劲,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郑杖子村有村民活动中心1处、医疗服务所1个、村小学1所,农家超市4个,省级中心小学和榆树林子中心村也坐落在郑杖子村内,村中基础设施健全,村民生活便捷。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村容村貌也大为改变,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村“两委”在努力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放松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

4、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人文素质也得到大跨步的提升。二、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为推进产业朝向精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经多方考察,引进了“农超对接”项目。村“两委”借着结构调整之机,通过认真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地区

5、经验,结合本村实际,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功流转土地600多亩,进一步扩大蔬菜、食用菌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产值。㈠推广温室大棚,提高村民收入。2010年,借着大田调整的机会,建设设施蔬菜产业,使郑杖子温室蔬菜大棚向精细化、产业化发展,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00亩,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水平,2011年实现了经济收入人均6000多元/年。㈡引进“农超对接”项目,推进农业产业精细化发展。2011年,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调研,引进“农超对接”项目,使郑杖子“脆源”蔬菜生产合作社与北京“京客隆”超市实现无缝对接,大棚产出的蔬菜直接包装运往北京,郑杖子“脆源”蔬菜合作社的蔬菜已经通

6、过省级无公害检测机构检测合格。㈢流转土地,种植食用菌,提高农民收入。2011年流转土地600多亩,建立食用菌生产园区3个,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村“两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人文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的工作思路,依托资源、气候、政策优势,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人文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农村。㈠明确目标任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会议,学习借鉴文明村创建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同心协力、

7、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在分析问题、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文明村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干群共建县级文明村的目标任务,坚定了干部群众共同创建文明村的决心。把文明村创建工作纳入村级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王翠娥任组长,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分析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积极探讨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改进工作方法。㈡加大人文建设力度,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加大人文建设力度,以满足村民创建文明乡村、构建和谐乡村的需要。不断增加阅览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