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

ID:41222868

大小:7.41 MB

页数:182页

时间:2019-08-19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_第1页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_第2页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_第3页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_第4页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史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中古世界经济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第二节西欧封建经济第三节1500年以前的世界贸易中国、印度、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中国的封建地主经济、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构成了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全貌。西欧封建经济以庄园经济为典型代表。1500年以前,世界形成了几大贸易区,东西方之间贸易交流有所发展。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中国、印度、日本的封建领主制经济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经济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中国封建社会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历朝历代对工商业的政策特点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发展机制和锁定机制重点问题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从欧洲人的观点看,5世纪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典世界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社

2、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的转变。公元476年,至公元11世纪,西欧的封建化过程才基本上完成。到公元1500年欧洲多数国家农奴制的基本废除,但是,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开始了.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封建制度:指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就其最原始的释义来讲,应该是指其字面意义:封土建国。封建生产方式的共同特征:封建领主经济(欧洲)封建地主经济(中国)封建经济大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农民

3、的个体小经营是主要的劳动方式封建主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一、亚细亚封建领主制经济(一)封建领主制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的区别所谓“封建领主经济”它是在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直接生产者(农奴)的基础上,以劳役地租来剥削直接生产者的无偿劳动的经济形式,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类型。领主制经济庄园制度(西欧)井田制度(中国)领主为了进行农奴制剥削,要从自己所有的土地中划分出一部分,以份地形式分赐给农奴;另外保留一部分直属于自己,叫做公田,作为实现无偿劳役的场所,并由这种公田的剩余劳动生产物来建立领主经济。共同点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封建地

4、主经济”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另一种类型。指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主要的是地主将拥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以地租来剥削生产者的经济形式。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二)中国封建领主制经济中国封建社会分两个阶段封建领主制社会(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封建地主制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清鸦片战争前)1、中国封建领主制经济的建立中国古代“封建”二字的原始意义是“封国土、建诸侯”即“封邦建国”。大规模“封建”的事实发生在西周建国初年,西周时代建立了典型分封制。所以中国的封建领主经济建立于西周。公元前1066年武王灭纣,周朝建立后,立即宣布全国

5、土地和人们归国王所有,从而为土地分封制创造了前提。西周灭商以后,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巩固国家政权,成为摆在西周统治者面前的当务之急。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即分封制度。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指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以封地的形式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受民受疆土”内容:影响: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先代贵族)目的:管理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巩固西周统治:政治、经济、军事再分封。土地、人口等、军政大权:政治、经济、军事。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一方面,

6、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调整国家内部阶级关系,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另一方面,诸侯王权利和土地的扩大会威胁周王,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权利义务分封制分封制度图示土地 人口 物资 武器周王诸 候服从 朝见 纳贡 出征卿、大夫士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在土地分封制度下,土地上的人民成为附庸,即成为固定在土地上的依附农民,也就是农奴。领主制下的农奴有了明确的归属。即直接属于某个领主而不再直接属于国王。★所以,这已经是农奴制而不是奴隶制了。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2、中国的井田制与农奴经济(领主制经济)井田制是封建领主制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

7、制度,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第一节亚细亚封建经济含义商周时期,由于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所有土地分为“公田”与“私田”。公田是领主的自营地,依靠农奴的无偿劳动耕作;“私田”是农奴的份地,农奴通过为领主无偿耕种“公田”而取得耕种“私田”的权利。井田制度的特点1、井田属周王所有,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领主2、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3、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4、划分公、私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地租八家皆私百私,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第一节亚细

8、亚封建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