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案例集

教学设计案例集

ID:41244738

大小:2.05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8-20

教学设计案例集_第1页
教学设计案例集_第2页
教学设计案例集_第3页
教学设计案例集_第4页
教学设计案例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案例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课题《城郊普通高中和谐课堂构建策略研究》教学设计案例集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2010年10月8585目录对车辆转弯问题的处理…………………………………………………………甘亚莉(1)大气环境保护……………………………………………………………………冯青林(7)金属的化学性质…………………………………………………………………王红胜(11)函数的单调性……………………………………………………………………方坤(16)函数图象及其应用………………………………………………………………方坤(22)《我与地坛》(教学设计)………………………………………………………郑琳(28)超

2、重和失重………………………………………………………………………甘亚莉(31)生命的物质基础(一)…………………………………………………………邱晓辉(35)原子结构…………………………………………………………………………王红胜(41)《变压器》探究式教学设计……………………………………………………甘亚莉(45)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石书勤(50)《拿来主义》(教学设计)………………………………………………………罗民权(57)致大海(教学设计)…………………………………………………………郑琳(63)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3、……………方坤(66)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张勇(73)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冯青林(77)《海水的运动》教学实录………………………………………………………石书勤(80)8585对车辆转弯问题的处理甘亚莉在《曲线运动》这一章,车辆转弯问题是一个典型问题。它在检验学生是否明确向心力来源和进一步掌握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上,有着突出作用。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进行到此处时,我将常见的车辆转弯问题梳理到一个课时里,集中讨论,强化理解。以下是我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主要是以三个例题为载体。例一、一弧形弯道路面水平,

4、曲率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求它能安全转弯的最大速度。(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学生分析:汽车转弯,需要向心力,分析受力可以知道,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最大速度对应最大静摩擦力,这样就可以列式求解了:FNfmfm=F向,fm=uFN,FN=mg,F向=m∴Vm=待学生按此思路得到结果之后,我问:你怎么得到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这个结论的?生答:支持力和重力平衡了,需要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师:很好。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合外力一定指向运动圆心,所以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而且因为汽车没有侧滑,所以侧向为静摩擦力。师问:切线方向有无阻

5、力呢?讨论后,学生作答:有,但切线阻力较小可以忽略,关键是它不参与提供向心力,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忽略它。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该学生不仅掌握较好,而且有了针对具体问题,能大胆忽略次要或无关因素的科学思想,这是很难得的。例二、在上题中,若路面不是水平的,有一个小倾角,则问题又如何解答呢?85一般学生可以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但接下来的求合力就出现了问题,即在分解力上遇到了阻碍:分解哪个力?如何分解?教师在此处提两个提示性问题: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什么提供向心力?2.汽车转弯的轨迹圆在哪个平面内?圆心在哪里?解决这两个问题后,学生逐步就可以作答了:正交分解FN和fm在水平和

6、竖直方向上,水平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则可以得到:竖直方向上:FN·cos+fmsin=mg水平方向上:FN·sin+fmcos=m又有:fm=uFN联立整理得:Vm=且此时FN=≠mg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这样的路面上,发生事故的风险降低了。例三、已知:火车转弯处内外侧铁轨间距为L,高度差为h,火车质量为M,弯道处曲率半径为R。(1)求火车不受侧向压力时的速度。(2)若轨道的侧向承受能力为F,求火车能安全转弯的速度范围。图为火车不受侧向压力时受力这个题让学生先做,并且请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巡视后,发现了这样几处错误:①受力分析时,侧向压力的方向含糊,有的

7、作成了水平;②分解力时,仍然有学生去分解了重力;③临界情况只考虑到了火车可能外侧翻,即离心趋势,没有考虑到向心趋势,这样求出的速度范围就少了一个边界;④将火车和轨道间的正压力当成一个确定值,实际上是有变化的;⑤一个数学上的近似处理不会。纠错后,教师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解:(1)火车不受侧向压力时,分析受力,由F合=F向,得:mgtan=m85又很小时,近似有tan=sin=所以,V=(2)对火车受到侧向压力的情况进行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