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new

数字通信原理new

ID:41247140

大小:68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20

数字通信原理new_第1页
数字通信原理new_第2页
数字通信原理new_第3页
数字通信原理new_第4页
数字通信原理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通信原理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字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一、通信及通信系统的构成1、概念2、构成二、信息、信号及分类1、信息:用来消除不定性的东西。2、信号:是用来携带信息的载体。3、信号分类:模拟信号:强度的取值随时间连续变化,取值个数无限。数字信号:强度参量的取值是离散变化的,取值个数有限。PAM信号是模拟信号。(时间上离散,但幅度取值不是有限个。)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四、数字通信的特点及性能指标1、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占用频

2、带宽2、性能指标:信息传输速率(bit/s):每秒钟传输的信息量。有效性指标符号传输速率(Bd):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目。频带利用率: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可靠性指标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码相对于标准位置的随机偏移。M进制信号与二进制信号码元数n的关系为:M=2因此,信息传输速率与符号传输速率的关系是:R=N·式中:R为信息传输速率。N为符号传输速率。M为码元(或符号)的进制数。例如:四进制码元序列符号传输速率2000Bd,其信息传输速率为多

3、少?R=N·log2=2000×log2=4000bit/s用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有效性)的指标应当是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误码率(平均误码率)P=第一章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第一节基本概念A/D变换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的过程。量化:是将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的过程。编码:是将每个量化后的样值用一定的二进制代码来表示。D/A变换:译码、滤波(低通)第二节PCM编码一、抽样1、抽样定义及实现的电路模型=×2、抽样定理(能判断信号的类型,确定抽样频率的大小,画出频谱图)(1)低通型信号:是指

4、低端频率从0或某一频率到某一高限频率的带限信号,并有〈-的限定条件。例:原01上1下122016840(2)带通型信号:-(取整)0n下n+1下下gh(1)与抽样有关的误差①抽样的折叠噪声:若②抽样展宽的孔径效应失真二、量化1、定义:量化是把信号在幅度域上连续取值变换为幅度域上离散取值的过程。2、均匀量化:各量化等级间隔相等的量化方式。量化间隔:量化级数:量化值:量化误差:(即原信号-量化后信号)。非过载区,;过载区,。过载电压:3、量化噪声的计算非过载区量化噪声功率:说明非过载区量化噪声仅与量化间

5、隔的大小有关,或者说,在临界过载电压一定时仅与分级数有关。过载区量化噪声功率:总的量化噪声:量化信噪比。以对数形式表示有:(。)1、非均匀量化及压缩扩张技术(1)定义:量化间隔不均匀。特点: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其量化误差也小;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大,其量化误差也大。可以改善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实现:采用压缩扩张技术。(P24-P25)(2)A律压缩特性:以A为参量的压扩特性。通常选A=87.6的压缩特性,按A律压缩特性实现非均匀量化的量化量化信噪比为:小信号时,,大信号时,,结论:非均匀量化

6、时,小信号的信噪比会增大;大信号时改善减小,以致信噪比比均匀量化时小。注意:对A律13折线量化信噪比的计算公式、方法及相对于均匀量化信噪比的改善量,大专不作要求,但仍应知道以上结论。二、编码与解码1、二进制码组及编码基本概念二进制码,一般二进制码。P32天平称重:5.2(样值)→5(量化)→101(编码)。2、非线性编码与解码(1)A律13折线编码的码字安排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电平码①段落码与量化段的序号关系量化段序号段落码用十进制数表示+1②量化段序号和段落起始电平的关系0,,2,3,…,8①量化段序

7、号和段落量化间隔的关系1Δ,1,,3,…,8段内码,,,对应权值为,,,。例:P37(1)A律13折线编码方法①极性码的判决:则;,则。②段落码判决:A:若落在1~4段内,;5~8段内。,;5,67,8B:,,;1,23,4,,;12,,;34C:,,,;56,,;78123456781①段内码若,则;反之,。例:P38~39(2)译码目的:把接收的PCM信号还原成相应PAM量化值。例:求11011011译码后结果?解:,此信号电平为正电平。段落码101,,,。(为接收端所加半个量化间隔。)例:练习

8、册P5,七大题第2小题。(这题一定要理解透)例:某A律13折线编码器,,过载电压,一个样值为。①试将其编成相应的码字;②计算接收端译码器输出的样值大小,并计算量化误差。解:①,,编码过程:极性码:,;段落码:,,处于5~8段;,,处于5,6段;,,处于6段;起始值:,量化间隔:。段内码:;,。;,。;,。;,。编码结果为:11011000②译码:。量化误差。第一节差值脉冲调制——DPCM一、DPCM原理及实现原理:语声信号的样值可以分成两个部分。①可预测部分:可以由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