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

ID:41278706

大小:30.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1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_第1页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_第2页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_第3页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彭明辉教授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於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的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於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於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

2、",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以联考为例: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对十分,而进了建国中学;一向稳上建国的乙不小心丢了二十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满,另一家人愁云惨雾,好像甲,乙两人命运从此笃定。可是,联考真的意谓着什麽?建国中学最後录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吗?侥幸考上的人毕竟只是侥幸考上,一时失闪的人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前功尽弃。一个人在联考前所累积的实力,绝不会因为放榜时的排名而有所增减。因为,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累积的过程!所以,三年後乙顺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却跑到成大去。这时回首高中联考放榜的时刻,甲有什麽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麽好伤心?同样的,今天念

3、清大动机的人当年联考分数都比今天念成大机械的高,可是谁有把握考研究所时一定比成大机械的人考的好?仔细比较甲与乙的际遇,再重新想想这句话:"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不会因为一时的际遇而终止增或减联考排名只是个表象,有何可喜,可忧,可惧?我常和大学部同学谈生涯规划,问他们三十岁以後希望再社会上扮演什麽样的角色。可是,到现在没有人真的能回答我这个问题,他们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当兵还是考研究所。联考制度已经把我们对生命的延续感彻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际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个(光荣或悲哀的)时刻!但是,容许我不厌其烦的再重复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这

4、是偶发的际遇无法剥夺的),而不是一时顺逆的际遇。如果我们能看清处这个事实,生命的过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没什麽好贪求,也没什麽好焦虑的了!剩下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从人生获得什麽,然後安安稳稳,诚诚恳恳的去累积就是了。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再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後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後,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後,我又被时势所迫,整装出国念博士。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两年後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

5、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於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做不得了的事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着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

6、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麽好惊讶的。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悲喜。可是对我来讲,每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加添。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

7、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麽。""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後,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可是。。。。。。。我完全会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於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先工作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