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

ID:41285272

大小:20.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_第1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_第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_第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_第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治疗(一)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见于四肢特别是下肢运端。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四肢呈对称性“手套或袜子”型感觉障碍。夜间或寒冷情况加重。临床常见以下三种症型。1、气滞血瘀: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兼有局部触压痛,皮肤发紫、舌体有瘀斑、脉涩等症。治以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主穴:取四肢末端井穴或十宣点刺放血,上肢重者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穴;下肢重者取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内庭穴。点刺放血可以祛瘀生新,刺阳明多气多血经穴可以活血通络助气血生化之源。血旺则气足,气行则血畅。 配穴:脾俞、胰俞、胃俞、肾俞以治病之本。上肢:内关

2、、八风;下肢:三阴交、八邪。2、湿热侵淫型:临床表现除疼痛外,手足心热,心中烦热,口中烦热、舌红苔黄腻、脉濡而数。治以滋阴清热兼以利湿。主穴:大椎、曲池、太溪、养老。前二穴先刺用泻法,后二穴后刺用补法。配穴:大陵、内关以治心中烦热;太冲、悬钟以疏利肝胆气机。厥阴得平,少阴得生。另加刺肝俞、胰俞、脾俞以治病之本。3、寒凝血瘀型: 临床表现除疼痛外,尚有周身畏寒,手足发冷,色清,遇寒则疼痛症状重,或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细缓涩。治以补气生血,散寒通络。主穴:八风、八邪、三阴交、手三里、合谷、外关。先针后灸,或用温针灸,温经散寒止痛。配穴:关元、气海,用灸法以助元

3、阳之气。再配以肾俞、脾俞、胰俞,用灸法或温针灸,补气和血,助阳散寒,以通经络。上述三型病变的治疗,在急性期针刺为主,可全部选用,每日一次;在慢性期针灸并用,也视病人自我症状的多少轻重,酌情加减,隔日一次。连针2~3周病情可趋于稳定。一个月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7天。(二)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以坐骨神经,股神经受损害为多见、臂丛神经也较为多见。在治疗上,可以神经损害分布区域结合中医痹证的辨证施治原则进行选穴治疗。1、坐骨神经损伤 主穴:大肠俞、环跳、委中,环跳、委中二穴针刺得气后感传下传至足趾为佳。配穴:承山、悬钟、太溪,其中,悬钟、太溪感传上达至大腿根部。针

4、感和感传越明显,止痛效果越明显、见效越快。2、股神经损伤 主穴:气冲、阴股、环跳、、阴陵泉。气冲针刺应注意避开股动脉。3、臂丛神经损伤 主穴:扶突、肩井、肩髃、曲池 、内关等。前二穴进针不要过深,有针感即止,快速捻转以扩大针感。配穴:偏寒症者辅以温针法,可以灸关元、气海。腰痛明显者大肠俞拔罐,有湿热症状者加风市、大椎、阳池。病程日久,加灸足三里、肾俞、太溪、脾俞。如有瘀血症者可加刺膈俞、血海或十宣穴点刺放血(每周不能超过二次)。本组神经损害的治疗,初期症状较重,每日一次,施泻法,强刺激,以诱导感传直到病所为佳。一般在5~10次可见到明显效果。二、糖尿病植物神

5、经病变的针灸治疗1、血管失交感神经支配现象 表现为血管运动反射降低而引起表皮血管持续痉挛(受寒冷刺激的明显),四肢发冷,以两足为重。治疗以取厥阴经穴为主,辅以取四肢末端穴位。常用穴位如内关、大陵、太冲、蠡沟、八风、八邪等,以平补平泻和长留针法。病程久者辅以温针。平素注意保暖和避免寒冷刺激,多数能在短期内获效。2、胃肠道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有吞咽困难,腹胀、呕吐、泻泄及便秘等。治疗取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督脉穴位为主。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脘、内关、胃俞、脾俞等。除呕吐、便秘用泻法外,余症用补法,中脘用灸法,如腹泻重可灸关元、气海,腹胀重

6、者加四满、天枢等穴,同时注意饮食调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涉及范围较广,其周围神经病变多属于中医的痹症,其植物神经病变多属于中医的郁症范畴。三、临床疗效观察目前针灸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治疗方案,均采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不变,神经病变配合针灸治疗,这样可排除血糖因素对神经病变的影响。如钱肇仁等报告了针灸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心脏植物神经病变以及慢性腹泻的影响,取肺俞、脾俞、肾俞、胰俞、足三里、太溪为主,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加灸曲池、足三里;并发慢性腹泻者加灸天枢、公孙。均用平补平泻法,每周三次,15次一疗程。治疗结果,周围神经病变者(17例)经针灸治疗1~3个疗程后

7、,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各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远端感觉神经潜伏期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绝大部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效为82%,3个疗程后有效为90%;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患者(27例),经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但乏氏指数、立卧位心率差,30/15及异常项目数均获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慢性腹泻的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不及止泻药物。谌剑飞等[4]对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进行了针灸治疗探讨,在治疗的12例中,有一例多发性颅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口角歪斜,流涎,斜颈,声嘶,

8、吞咽无力等,经检查诊断为`型糖尿病并发单侧面神经、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