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英博物馆

英国大英博物馆

ID:41303299

大小:9.0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1

英国大英博物馆_第1页
英国大英博物馆_第2页
英国大英博物馆_第3页
英国大英博物馆_第4页
英国大英博物馆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国大英博物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国大英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指导老师:蔡薇大英博物馆(British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走进大英博物馆建筑作为文化,与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现代流派虽然不可能一一对应,可是在总体上是一致的。这就是时代,时代潮流。典

2、型的博物馆建筑文化,能使人一踏进博物馆便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它的文化和内涵,穿梭在其中能深刻体会到文化的气氛,甚至文化的价值和精神。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罗素广场(RussellSquare)旁的大英博物馆,正门是高大的柱廊和装饰着浮雕的山墙屋顶,典型的希腊古典建筑式样。博物馆的主要藏品是古代和中世纪文物,尤以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的藏品闻名。2003年,大英博物馆庆祝了自己250周年的生日。2000年这里刚刚完成了由伦敦建筑师诺曼•福斯特重新设计的大庭院,巨大的半通明屋顶,覆盖着整个大庭院(GreatCourt),围绕大庭院中心的阅览室,博物馆的各个功能部分被合理连接,也将大英博物

3、馆建筑本身的利用程度进行了扩充,现在的公共阅览室原来是大英图书馆的位置,现在这里陈列的主要是博物馆面对公众开放的艺术文献和书籍,大英图书馆的藏书已在1998年移往别处,当然,图书馆入口所标记的马克思、凯恩斯等人的名字仍然永久地留在了这里。关于博物馆建筑建筑风格:大英博物馆是一座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图书馆。建筑方法以石建筑、琢石为主。大英博物馆建筑是古典主义复兴风格。此风格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现代主义前夜,它以古典为模仿对象来建造现代建筑,模仿对象有罗、希腊、哥特等等,大英博物馆则是古典复兴中希腊复兴的代表建筑。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分馆: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

4、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东方馆、史前及早期欧洲、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由于大英博物馆建得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为博物馆的标准模式,后来者竞相效法。大英博物馆不仅以其图书馆著名,同时也是大型历史文物博物馆。主要建筑物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6万平方米为展厅,4万平方米为图书馆。建立于1753年,开放于1759年。馆舍是一座17世纪建筑——蒙塔古宫。大英博物馆建筑改建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已经有250年了,可以说是伦敦繁华的牛津街购物区的一座大纪念碑。这座博物馆是在HansSloane爵士死去之后建造的。HansSloane爵士是一个艺术收藏家,

5、他收藏了大量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他死后将它所收藏的大量艺术品都捐赠给国家,之后在1753年时,政府利用发行国债奖卷所募得的款项,在伦敦北的Bloomsbury买下了MontaguHouse来收藏他遗留下的艺术品。而在1802年时,这座博物馆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来收藏更艺术品了,而且当时博物馆也涌进了很多希腊与埃及的艺术品需要收藏,因此当时GeorgeSaunders便设计了一个美术馆,并且在1808年建造完成,以容纳更多的艺术品。但是,这还是没有解决收藏空间不足的问题,因此在1816年时,馆方请来当时最有声望的建筑师RobertSmirke爵士来主持改建博物馆的空间。大英博

6、物馆位置建筑概况:大英博物馆的四翼大楼是现今的主体建筑,它设计于19世纪。其他重要的建筑包括圆形阅览室及其穹顶和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设计的大中庭。主体建筑是由建筑大师罗伯特•斯默克爵士(SirRobertSmirke,1780-1867年)设计于1823年,它是一幢带有四翼的四边形建筑:北翼、东翼、南翼和西翼。该建筑于1852年竣工。它包括古典雕刻品和亚述文物的展馆以及员工宿舍。主体建筑介绍斯莫克设计的大楼采用了希纳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放小了古希纳的建筑的建筑。具有希纳特色的建筑南入口的圆柱和山形墙。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这种风格开始越来越流行,当时

7、希纳和他的古代遗址被西欧人“重新发现’该大楼的建造采用了19世纪20年代最先进的技术。大楼健在混泥土地板上,用铸铁打造大楼的结构,用伦敦的普通砖砌大楼。大楼便面则用波兰特石覆盖。博物馆外部建筑设计能够反映出建筑用途的外观。宏伟的南大门及其楼梯、柱廊和山形墙反映出建筑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圆柱设计是借鉴古希纳的寺庙,大楼顶部的山形墙是古希纳的一大特色。博物馆平面图显现隐蔽空间:大厅自1857年起大厅就一直被占据。大中庭的重新设计意味着这个隐蔽的空间能够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大中庭的设计并没有过多的以福斯特设计德国柏林国会大楼楼顶的理念为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