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ID:413209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30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_第1页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_第2页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_第3页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_第4页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 目: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一)张炜简介及其创作张炜,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省档案部门做过四年历史档案资料编研工作,现为专业作家,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张炜自1973年以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木头车》登上文坛,他便携带着具有清纯、优美、健康韵味的描芦青河系列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继以《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引人注目,以《古船》引起轰动,又以《九月寓言》刷新了自己的面貌,并以《我的田园》、《家族》、《柏慧》树立了自己家

2、族小说的坚实形象。新世纪伊始,他更是给文坛奉献了《你在嵩原·西郊》、《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几部传奇式的作品。小说创作思想丰富深邃,关涉到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化发展中的诸多前沿课题,几部重要的作品当代文学史都给予他高度评价。因此,研究张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至今,共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瀛州思絮录》等,短篇小说《玉米》、《声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筑万松浦记》等,诗集《皈依之路》、《家住万松浦》等。有《张炜自选集》(6卷)、《

3、张炜文集》(6卷)、《张炜文库》(10卷)等多种文集出版。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德等多种外文版本。(二)选取张炜小说作品为选题的原因10翻阅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张炜的每部作品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似乎始终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往往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下对张炜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必然也会存在一些些缺失和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之前评论者大多关注张炜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剖析张炜所秉持的道德立场和人道主义情怀,对于他持续性地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存苦难并寻求解救之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至于我自己,初读张炜作品是在大二,一部《古船》让我爱上了这个作者,也爱上了洼狸

4、镇上那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芦青河畔三四十年的历史不算太长,但也着实不短。当年被埋入河床底部的古船虽然被重新挖掘出来,也重新焕发出了其当年的风姿与雄壮,但是能否重新远航却是一个让所有人难以启齿的问题。而同样生活在这河畔的人们也同样经受着这份时代变迁带来的“折腾”。隋抱朴的隐忍、孤独,隋见素的热血复仇之心和勇于对世俗及封建道德观的反抗、隋含章的悲剧人生……可以说老隋家的新一代深深得吸引了我。当然,作品中也不乏赵多多,赵柄这样的卑鄙之流,但正是这样的人物安排让故事变得有血有肉,也让我爱上了他们。而之后风格诡异的《九月寓言》再次让我坚定了写张炜小说作品中人物的决心。(三)张伟作品蕴含的精神及其

5、中人物的突出特点张炜是一位有着独立写作精神的当代作家,他始终在自己的天地里创作,并且保持着高度的写作热情。从八十年代至今,他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自从开始城市生活之后,他的写作目光就开始关照着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对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得真实生活怀着复杂与思索的心态,他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者对“拯救之路”10的寻找。对从乡村走向城市生活的张炜来讲,他更多的是看到了物质主义对人的精神腐蚀。作为一名作家,他的写作充满了对人的关怀。童年记忆、城乡对比、文学的还乡传统以及作家的身份认同危机使他把自己关注的目光又策略性的投向

6、大地。虽然乡村中残存的封建思想意识对人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家抽取了野地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和孕生的强大生命力来作为填补人们精神世界空虚的精神食粮。而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和精神坚守则可以帮人类抵抗物欲对心灵的诱惑,完成形而上的精神拯救。长篇小说《古船》是张炜的成名作,从此奠定了作家成熟稳定的创作风格,在此后漫长勤奋的写作道路中,始终在叙述内容和思想指向上具有内在统一性,突出表现在对“生存”、“家园”、“女性”三个基本主题的忘情书写,以及自然流露出来的“男性立场”的写作姿态。张炜同时是一个深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的作家。善于把人物置于复杂的“关系”中进行刻画,表现出浓郁的“家族”叙事特

7、征。1、大地(土地)情结土地是农业文明的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虽然今天的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膨胀,农业文明居于弱势,但张炜却始终对土地充满着浓浓的眷恋之情,始终不能把自己与土地剥离开,不能忘记和放弃对土地的关注和思考。考察其小说,其创作背景大多来自于他的本土故乡——胶东半岛的西北部平原、芦青河畔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二十年的张炜,把所有对生命的体验和对土地的感悟都融进了作品。从早期的《芦青河告诉我》、《浪漫的秋夜》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