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

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

ID:4133704

大小:1.37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29

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_第1页
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_第2页
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_第3页
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_第4页
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副武装的机械外骨骼更新时间:2014-3-11资讯:3D打印机械外骨骼帮助瘫痪者重获自由松下将于2015年量产商用机械外骨骼瘫痪少年穿戴机械外骨骼将为2014世界杯开球机械外骨骼从科幻走到现实EythorBender在TED上展示用于战争和医疗的机械外骨骼日本Cyberdyne公司研发人脑控制的机械外骨骼HAL问答:机械外骨骼如何解决手指设计问题?如果只是单单使用各种工具武器,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设计手部在手部加装机械对手部灵活速度影响很大,比如使用武器扣动扳机时需要人体的指令感应传导一系列还有机械的反应输出,这个过程以及精度都对手部灵活速度影响很大,如果楼主设计的是

2、机器人那我没什么可说的但外骨骼手部真心觉得没必要.以我看来,从发明机械外骨骼的初衷来看是提高士兵负重能力的,若是动力装甲甚至还能防小口径子弹,,甚至能防水防电防辐射等,所以要是我我就放弃强化手掌部位尽量保留手感和灵敏度(神枪手若没了手感感觉也是一般枪手水平),反正有了外骨骼提高负重打不了多背几个RPG也一样拉,至于放弃强化手掌部位就像练了铁砂掌虽然防御变强了但手感就变差了,搞不好连捡个米粒大的东西都费劲,所以戴柔软的特殊材料做的手套再给手背指背弄上钢化甲片,这样不降低手指灵活性还能提高点点防御,你给手掌弄再厚的装甲也禁不起大口径枪械攻击,至于想用机械外骨骼举起重物嘛

3、。这个可以弄个外挂装置,就是比如搬重物时不想伤到手掌可以给手掌部位再弄个装置保护就好了,雷神系列貌似手臂弄了个钩子。机械外骨骼的受力部位在哪里?脊椎类生物的主要受力点都在腰部的,所以外骨骼的腰部设计最主要的。机械外骨骼在设计机械结构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由于机械外骨骼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在下肢,因此为了达到减轻负重者负载从而节省体能的目的,就要求所设计的下肢必须能够承受足够强度的压力。因此对于机械外骨骼下肢机械结构的分析与设计也成为一大热点和难点。下肢外骨骼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可穿戴性能的机械装置,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它是一种人主机辅的人机一体化系统。国

4、内有学者研究了这一方向的问题并且指出,外骨骼结构能够穿着在人的身上,除满足行走需要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①安全性:外骨骼与人体协调共处,二者不能发生冲突②兼容性:外骨骼的肢体几何尺寸能够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穿着者。③舒适性:增加人机接触缓冲装置,提高舒适性。除此之外,也有多种用于辅助进行康复运动的外骨骼和上肢外骨骼,对其相应机械结构的设计也已取得较大的进展。比如,为了实现远程控制功能而提出的上肢外骨骼的结构设计之一便是采用“并联三自由度”+“四连杆机构”+“并联三自由度机构”来实现外骨骼“肩”、“肘”、“腕”关节的联动研究机械外骨骼在理论研究阶

5、段都用哪些软件仿真?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adams仿真软件、solidworks或Pro/E等三维造型软件。通过分别建立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各种数学模型而进行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为了保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往往需要建立上肢、下肢等外骨骼结构的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和SimMechanics的控制运用ADAMS仿真软件对这些模型的仿真模拟,设置各项参数执行仿真,从而获得保持外骨骼系统稳定的运动、动力数据。现在外骨骼机器人都应用在哪些领域?从技术上说,外骨骼机器人是从仿生的角度实现的一种机器人,其本质是一种机器人。它可以赋予穿戴外骨骼的人部

6、分或全部动物外骨骼所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支撑功能、保护功能、运动功能、环境感知功能。区别于其他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是“人在回路中”的一个系统,其操作者也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人主机辅的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操作者是控制回路的中枢,处于信息的集成和决策的地位,而外骨骼则处于数据采集扮演和执行者的角色。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外骨骼机器人,但与理想的外骨骼机器人还有一定的差距。譬如,外骨骼机械系统设计和自由度等都要求与人体的结构和自由度相匹配、研发轻便、高效的自给能源装置、工作延续性、反应速度等等。随着能源、材料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外骨骼机器人在军用和民

7、用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外骨骼机器人涉及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等学科领域,是多种高新科技的集成。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外骨骼机器人可以逐步向智能化、模块化、微型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机耦合技术,其功能也就越强大,未来的外骨骼机器人会更加适合操作者。关于外骨骼机器人国外的研究现状怎么样啊?人体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起源于美国1966年的哈德曼助力机器人的设想及研发,到今天整体仍处于研发阶段,能源供给装置以及高度符合人体动作敏捷及准确程度要求的控制系统和力的传递装置都有待大力投入研发和试验尝试。以下是近些年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日本外骨骼机器人HAL3它由筑波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