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凡卡》

六年级下册《凡卡》

ID:41338206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2

六年级下册《凡卡》_第1页
六年级下册《凡卡》_第2页
六年级下册《凡卡》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凡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凡卡》教案新城区太华路小学邵素华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

2、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三)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

3、,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

4、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1)凡卡回忆乡下生活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2)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

5、…)  (3)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1)请同学们再读写信一段,作者还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再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

6、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凡卡》教学反思讲完这一课,总觉得太仓促。回想起来,太快了,不应该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仓促结束本课。有收获,也有失落。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

7、,我让学生找出信的内容,把写信的内容连起来读几遍,充分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然后出示重点段第8、10、15自然段,同桌互相合作,品读这三个段落。从凡卡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经常挨打受气四方面体会凡卡的凄凉生活。再结合现实,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内心的感触。许多同学觉得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实在太幸福了,决心利用大好时机好好学习,思想教育得到升华。我主要引导学生标出文中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段落,男生、女生轮读,熟悉课文内容以后,画出表现凡卡欢乐心情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理解,知道凡卡只有在爷爷身边

8、才会感到快乐,所以凡卡希望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是迫切的。接着我问学生课文为什么要插叙这些内容?学生多半回答不上来,经过老师的提示方才有同学说是对比、衬托的写法,用凡卡在乡下的快乐衬托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课文以梦结尾,凡卡的爷爷究竟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呢?我引导学生从“醉醺醺”的邮差和不详细的地址来体会结果,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但是仍然有同学认为总有好心人把凡卡赎出来的,我首先肯定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