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

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

ID:4139150

大小:8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29

上传者:U-3713
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_第1页
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_第2页
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_第3页
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_第4页
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10年第3期(总第117期)内燃机与动力装置I.C.E&Powerplant2010年6月【综合评述】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12121尹政,张鹏波,杨永广,胡永梅,程勇(1.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61;2.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306)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在单体电池充电理论的基础上,对单体电池的充电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电池组均衡充电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动力电池组均衡充电的各种技术,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为动力电池充电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动力电池;充电;均衡;电池管理中图分类号:TM910.6;U4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397(2010)03-0001-06ChargingTechniqueofVehicle′sLi-ionBattery12121YINZheng,ZHANGPeng-bo,YANGYong-guang,HUYong-mei,CHENGYong(1.Schoolof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061,China;2.JinanDieselEngineCo.,Ltd.,jinan250306,China)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charginganddischargingoperationprinciplesofvehicle'sLi-ionbattery.Thechargingmethodsofsinglebatteryareintroducedandcomparedbasedonthechargingtheoryofsinglebattery.SeveraltechniquesofequalizationchargingforLi-ionbatterypackaresummarized,andtheperformancesofthesetechniquesareanalyzedaccordingtothere2searchstatus.Thispaperprovidesareferenceto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chargingtech2niquesofvehicle′sbattery.KeyWords:Vehicle′sBattery;Charging;Equalization;BatteryManagement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快速、均衡、安全充电,可以[2]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和性能。本文从动引言力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单体动力电池的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节能与环保的快速充电以及动力电池组的均衡充电技术进行介双重优势。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其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使用寿命、经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济性与动力性等问题。锂离子电池具有单体工作电压高、体积小、重量锂离子电池的结构是由可“嵌入”锂离子的正轻、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电流小、无极和可“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构成。中间是电解质,记忆效应、无污染和性价比高等优点。而且锂离子把正极与负极隔开,锂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电池的放电曲线很平坦,可以在电池的整个放电期过。通过锂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的移动来完成电池[1]间内产生稳定的功率。因此,锂电池成为车用动的充电和放电,而材料结构不会发生不可逆变化。力电池的首选。如图1所示。充电时,正极中的锂原子电离成锂离作者简介:尹政(1984-),男,河北唐山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燃机电控技术。 ·2·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0年6月子和电子。锂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在电解质中由正极迁移到负极,还原成锂原子,插入到负极的层状结构中。放电时,锂原子在负极表面电离成离子和电子,分别通过电解质和负载流向正极,在正极重新和电子复合成锂原子然后插入到正极的层状结构中。图3动力电池充电时的瞬时放电曲线2.2单体锂离子电池充电方法2.2.1恒流充电恒流充电,即电流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多采用恒流或分阶段恒流。这种充电方式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缺点是根据J.A.Mas曲线,当电池以一恒电流I1充电时,到达时间t1,电池开始出气,如果电池继续以I1电流充电,不仅不能充满,而且将损坏电[4][5]池,如图4所示。图1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图由原理可以看出,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与锂离子在正负电极、电解质以及它们界面处[3]的迁移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围绕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的研究,即为如何提高锂离子在充放电的迁移速度。2单体动力电池的充电技术2.1理论基础图4动力电池恒流充电曲线美国学者J.A.Mas指出,在充电过程中,超过2.2.2恒压充电充电接受曲线的任何充电电流,不能提高充电速率,恒压充电是指单体电池以一恒定电压进行充而且会增加析气量;小于此接受曲线的充电电流,便电。其优点是随着电池的荷电状态的变化,自动调是电池的允许充电电流,不会对电池造成伤害,如图整充电电流,如果规定的电压恒定值适宜,就能保证2所示。J.A.Mas同时指出,通过瞬时停充或大电流电池的完全充电。缺点是开始充时电流太大,损害放电,如图3所示,可以消除极化现象,使电池的可电池。接受充电曲线不断右移,从而大大提高充电速度和2.2.3恒压-恒流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也就是说,在电池充电接受能采用恒压、恒流相结合的充电方式。电池接入力下降时,可以在充电的过程中加入放电来提高接充电器后,首先以C/15(C为单体电池的容量)量级[4]受能力。这就是快速充电的基本理论依据。的小电流进行充电,当其电压上升到恒流门限(2.5V)时,则进入恒流充电阶段,以较高的恒定速率(1C)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当电池电压到达恒压门限(4.2V)时,转入恒压充电阶段,充电电流不断减小,当充电电流降到C/10或C/15时,即终止[6]充电,如图5所示。此方法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但不能消除电池充电时的极化现象,影响充电效果。图2动力电池充电特性曲线 2010年第3期尹政,等: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3·3动力电池组的均衡充电单体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压一般比较低,在电动汽车上通常是串联使用的。由于单体电池存在不一致性,其容量会产生差异,而串联电池组的容量是由单体电池的最小容量决定的,因此这些差异会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缩短。为了减小不平衡性对动力电图5动力电池恒压恒流充电曲线池组的影响,充电过程中,要使用均衡电路。因此,2.2.4脉冲充电动力电池组充电电路比单节锂电池充电电路更为复图[7][8]6为脉冲充电方法示意图。在小电流、恒流杂。区和恒压恒流充电方法是一样的,当电池电压到达电池组均衡充电是指电池组在充电期间,为保恒压门限(4.2V)时,脉冲充电模式开始。在脉冲证电池单体荷电态(指电池现有容量与电池实际容区[9],充电电源间歇性地对电池以恒定电流充电,根据量之比)相同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目前,国内J.A.Mas所提出的理论,目的是消除极化现象。随外对动力电池组均衡充电均有一定的研究,以下介着电池逐渐充满,充电时间越来越短,停充时间越来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越长,占空比越来越小。当占空比低于5%至l0%对动力电池组均衡充电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6]时,终止充电。化学方法,即通过电池内部化学反应达到均衡充电的效果;二是物理方法,即采取机械的手段达到均衡[10]充电的效果。3.1化学均衡法为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防止过充,Abrahanl.K.M等人提出在锂电池电解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方法,当电池正极的电位过充时,该电对被氧化,然后扩散至电池的负极再被还原,这图6动力电池脉冲充电特性曲线样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来回穿梭,抑制电池正极电2.2.5智能充电位的升高,避免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氧化,提高了电智能充电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充电方法,其原理池的抗过充能力。Chen.J等人经实验证明,电池组是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动态跟踪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中电压上升较快的电池不会被过充,其它电池还可流,应用du/dt技术,即充电电源根据电池的充电状以正常充电,达到了均衡充电的效果[11][12]。态自动确定充电参数,使充电电流自始至终保持在3.2物理均衡法可接受的最大充电曲线附近,使电池在很少气体析在单路充电中,电池组的单体电池串联在一起,出的状态下快速充满电,如图7所示。缺点是电池每只电池流过的电流和时间完全相同,但由于单体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可接受的理想充电曲线会发电池差异性的存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与电量的变化[5]生变化,其充电参数也需要调整。必然不同。均衡电路的作用就是对高电量电池释放能量,对低电量电池补充能量。3.2.1耗散式均衡法电池组串联均衡充电包括耗散型均衡法和回馈型均衡法。耗散型均衡法的原理如图8所示,给每个单体电池提供并联支路,当某个单体电池出现过充时,并联支路的开关闭合,通过与之并联电阻的能量消耗以达到电池组均衡,电阻能量消耗与电池单图7动力电池智能充电曲线[13]体电压成正比。刘文昊等人选用PIC16F887作为主控制芯片,在单片机程序中实时检测单体电池的电压变化,从 ·4·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0年6月图8耗散式均衡法原理图而利用电阻均衡方法对各个电池同时进行均衡,均衡效果较好。当任何两节电池的电压差都小于一设[14][15]图10分散式均衡原理图定值时,均衡充电电路停止工作。均衡充电如图10所示,Kutkut等人在电池组内每个单体电路如图9所示。两端接上独立的DC-DC变换器,一侧接电池单体耗散型均衡法电路简单,可靠性高,但均衡效率两端,另一侧接电池组两端。当某一单体电池电压低,能耗大。不宜用于大功率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均过高时,通过控制单体侧开关管导通释放电能,能量衡充电。因此,以下着重介绍回馈型均衡法。[16]耦合到副边,电池组吸收,实现均衡。[17]罗玉涛等人设计了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组动态均衡管理系统,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该系统为每个单体电池配备了一个监测模块和充电模块,ECU根据监测到的数据控制通道选择电路,实现了集中监控,分散均衡的充电方式。图9基于PIC16F887的均衡充电电路电动汽车用电池组,要求容量大,使用时功率也大,为了实现快速充电,需要大倍率充电电流。因此,不能靠电阻分流实现均衡。电容、电感具有储能功能,可以将能量从容量较高的单体转移到容量较低的单体,或将多余的能量重新转移到电池组中进行再分配,从而减小单体电池间的不一致性,实现电图11集散式均衡管理系统原理图池组均衡充电,此方法即为回馈型均衡法。回馈型3.2.3集中式无源均衡均衡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利用多副边变压器可以实现集中式均衡控制。3.2.2分散式均衡此种均衡方法可分为单体到组、组到单体、双向三种分散式均衡即并联均衡。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18]模式,如图12所示。对于组到单体模式,变压器池都对应一个充电模块且相互独立,分别控制进行原边接电池组两侧,副边每个线圈对应一节单体电充电,每个充电回路互不影响,当有单体电池发生异池。当系统检测到低能量电池单体的时候,变压器常时,可对其停充。此方法缺点是需要的元器件数电池组侧功率开关导通,原边形成回路通过电流,能量多,且控制信号众多,充电电路复杂,成本较高。 2010年第3期尹政,等:车用锂电池充电技术综述·5·量储存于变压器线圈中,开关关断时,变压器储存的体性能本身存在差异,以相同电流和电压充电反而能量释放到单体电池,能量低的单体吸收能会加大电池之间的差异,因此该方法还有待进一步[16][19]量。完善。3.2.5非耗散型分流器非耗散型分流均衡方式可将充电电流从充满的单体电池转移至相邻单体。如图14所示。每个分流模块由一对功率开关管,一个储能电感和一对续流二极管组成。每个分流模块两端分别接一节单体电池。当某一单体过充时,其对应的开关管导通,能量储存在电感中;当开关管关断时,储存的能量流向[20]相邻的单体。这种均衡方法直接释放过充单体能量,但是能量的转移路径跨度小,均衡控制策略复杂,能耗较大。图12集中式无源均衡原理图单体电池两端的充电电压可通过主副边匝数比的改变精确调整。此方法无外接电源,靠消耗电池组自身能量实现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均衡,可用于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非充电)情况下的均衡。优点是成本和技术难度大幅降低,主要缺点有:低压绕组到各单体之间的导线长度和形状不同,变比有差异,均衡误差大;变换器与电池组之间的功率导线的布线复杂,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导线的拉伸和剪切给安全带来隐患。3.2.4集中式有源均衡图14非耗散型分流均衡原理图3.2.6电容能量均衡法图13集中式有源均衡原理图在无源均衡的基础上,通过外接电源,可以实现电池组在充电基础上的实时均衡,如图13所示。通过控制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可以较为精确的调整[16][19]副边电压。多副边相同绕组变压器可以保证图15电容能量均衡原理图各副边得到基本一致的电压,可使能量最小的单体该均衡方法属于能量搬迁式均衡,利用电容作吸收最多的能量,达到均衡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反为能量的载体,将能量从能量高的单体转移到能量应速度快,充电电压、电流相等等优点。如果电池单 ·6·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0年6月低的单体上,从而实现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电量的均池组的性能影响很大,为了提高电池组的整体容量,[21]衡,如图15所示。当有单体电池过充时,其对应延长使用寿命,各种带有均衡系统的充电装置应运的开关闭合,将多余能量转移到电容中,然后再将电而生。化学均衡法直接从电池本身入手,省去了大容中的能量回馈到充电回路中。量的电路连接,但此方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实用3.2.7智能充电系统性、安全性还远未达到要求。物理均衡法主要依靠在上面各均衡充电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外围电路,电路的性能直接影响均衡效果。对于耗达到充电要求,产生了智能充电系统。该系统把动散型均衡法,电阻要消耗大量电能,因此通常用于小力电池组的充电过程与电池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电容量电池组。回馈型均衡法借助于电容、电感、变压池管理系统对单体电池电压、电流、温度以及电池组器等能量转换器,将过充能量和单体间的偏差能量总电流、总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充电器根据监测的数馈送回电池组或电池组中的某些单体,进行重新分据调整充电电流的大小和通断,同时电池管理系统配。理论上,当忽略转换效率时,回馈不消耗能量,对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的过压、过流、过温等异常因此可应用于大容量电池组的均衡,对于车用动力实施保护,实现对动力电池组的快速、均衡、安全充电池组更具有适用性。但这种均衡电路连接复杂,电,由此构成智能充电系统。均衡误差较大,可靠性也有待提高,需要在以后的研[22]肖秀玲等人基于电池监测芯片DS2438设计究中逐步改进。了一种智能充电器。DS2438内部集成了温度传感均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低成本、高功率密度、高器、A/D转换器、电流积分器等电路,具有测量电池效率和高可靠性。的温度、电压、电流和剩余电量等多项功能。该智能参考文献:充电器结构框图如图16所示。该充电器能对电池充电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控制,保证不同程度[1]仝猛.面向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耐久性、安全性的实验研的电池能按应有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以防止电池究及建模.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9年.因充电不当而降低使用寿命[2]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实用技,大大改善了充电器的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性能。[3]宋怀河,杨树斌,陈晓红.影响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因素[J].电源技术,2009,33(6):443-448.[4]王坚,秦大为,等.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J].电池工业,2002,7(3、4):161-164.[5]胡银全,胡云冰,易文翠.浅析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及容量检测[J].中国科技信息,2009,8:142-143.[6]贾英江,傅孝忠等.锂电池充电方法分析[J].科技资讯,2009,2:123.[7]李灵杰,叶利福,詹群峰.动力锂电池组充电管理电路设图16基于DS2438的智能充电器原理图计[J].厦门大学学报.2008,47(5):673-676.[8]裴锋,罗玉涛,赵克刚.基于瞬态均衡的混合动力电动汽4结束语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J].交通与计算机.2007,2(25):138-141.对于单体电池,根据J.A.Mas理论,存在一个[9]吴小华,李瑜.串联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均衡方法研究充电可接受区,超出这个区域,电池将会受到损害。[J].机电一体化,2009,5:89-95.该理论同时指出,通过瞬时大电流放电,可以使充电[10]韩广欣,韩金东等.锂离子电池组均衡充电的研究进展可接受区扩大,从而提高充电速率。相比于恒流、恒[J].电池工业,2009,14(1):65-68.压等充电方法,脉冲充电和智能充电,运用J.A.Mas[11]AbrahamKM,BrummerSB.Lithiumbatteries[M].理论,集合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因此应用较为广泛。Gabano.Ed.NewYork:AcademicPress,1993.由于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等原因,即使是同批[12]ChenJ,BuhrmesterC,DahnJR.Chemicaloverchargeandoverdischargeprotectionforlithium-ionbatteries[J].Elec2次、同型号的电池,也存在容量、内阻等方面的差异,trochemSolid-StateLett,2005,8(1):A59-A62.并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进(下转第29页)而导致电池组充电时的不均衡。不均衡性对串联电 2010年第3期殷玉恩,等: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29·内速度和温度分布情况。为改善缸内气体流动,优[4]郝利君,张付军.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化燃烧过程、设计更合理的燃烧室提供了理论参考。汽车工程,2000(5).[5]周龙保.内燃机学[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文献:2005.[6]解茂昭.内燃机计算燃烧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1]KeshavS.Varde,andGaberM.M.Asa“rBurnRatesinNat2版社,2005.uralgasFueledSingleCylinderSparkIgnitionEngine”SAE[7]蒋炎坤.CFD辅助发动机工程的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Paper2001-28-0023.出版社,2004.[2]MarcoChiodi,Hans-JürgenBerner.et.al.“Investigationon[8]刘亮欣等.不同喷射时刻下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燃MixtureFormationandCombustionProcessinaCNG-En2烧特性[J].内燃机学报,2005(5).ginebyUsingaFastResponse3D-CFD-Simulation”SAE[9]王锡斌等.燃烧室几何形状对缸内气体流动和发动机性Paper2004-01-3004.能的影响[J].内燃机工程,2002(2).[3]赵奎翰等.火花点火式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学报,1998(1).(上接第6页)[13]NasserH.Kutkut,H.L.N.Wiegman.,DeepakM.Di2[18]陈守平,张军,方英民,梁毅.动力电池组特性分析与均van.ChargeEqualizationforanElectricVehicleBattery衡管理[J].中国电源博览.2005,3:35-41.System,IEEETransactionsonAerospaceandElectronic[19]NasserH.Kutkut,DeepakrajM.Divan,DonaldW.No2Systems,INTELEC,1998.34(1):235-246.votny.ChargeEqualizationforSeriesConnectedBattery[14]刘文昊,陈敬远,沈炜,金俊.基于PIC16F887的锂离子Strings.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yApplicationsvol.动力电池保护电路设计[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31,NO.3.May/June1995:562-568.25(6):685-688.[20]YuangShungLee,SzuHanChen,YiPinKo.Micro-[15]OuwerkerkDavid.Batterymonitoring,chargingandbalan2ControllerUnitApplicationinFuzzyBatteryEqualizationcingapparatus[J].JournalofPowerSources.1997(66):ControlforBatteryString.2006IEEEInternationalConfer2188.ence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October,2006:8[16]Kutkut,N.H.,Wiegman,H.L.N.,Divan,D.M.De2-11,Taipei,Taiwan.signconsiderationsforchargeequalizationofanelectricve2[21]YuangShungLee,Ming-WangCheng,Intelligentcontrolhiclebatterysystem.IndustryApplication,IEEETransac2batteryequalizationforseriesconnectedlithium-ionbat2tiononVolume35,Issue1,Jan.-Feb.1999:28-35.terystrings,IndustryElectronics,IEEETransactionson[17]罗玉涛,张智明,赵克刚.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组动态vol.52,Issue5,Oct.2005:1297-1307.均衡管理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08,23(8):131-[22]肖秀玲,麦子聪,孙剑峰.用电池监测芯片实现多功能142.智能充电器[J].电子技术.2004,9:52-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