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

ID:41394547

大小:77.8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4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_第1页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_第2页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_第3页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_第4页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一末间期特点[摘要]目的探讨作为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的指标,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0例于2003〜2010年入住本院的已确诊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39份体表心电图的Tp-e和QT间期离散度(dispersionofQTinterval,QTd),并计算校正后的Tp-e平均值.Tp-e最大值,以及V1、V5、II导联的Tp-e,分别记为Tp-e-AVEC.Tp-e-MAXC.Tp-e-VIC、Tp-e-V5C、Tp-e-IICo比较上述各参数在扩张型心肌

2、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经比较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组Tp-e-AVEC(95.7±14.3vs82.7±10.0,P0.05)、Tp-e-V5C(99.5±25.1vs86.9±12.7,P>0.05)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p-e较正常人明显延长,提示Tp-e可能可以作为该类患者预后评价的无创性指标之一。(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组的Tp-e-AVEC.Tp-e-MAXC和Tp-e-IIC明显延长,而Tp-e-VIC.Tp-e-V5C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间接提示Tp-e反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度的可能性大。(3)关于Tp-e测量的方法学建议选用Tp-e-AVE.T

3、p-e-MAX和Tp-e-II,可能更适用于评价该类患者的心室复极离散。[关键词]T波峰-末间期;心室复极离散度;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4(a)-0004-0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室结构改变,其电生理特性亦随之变化,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室复极离散度也有所改变,从而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可能性较正常人群增高[1_3]oT波峰-末间期(Tpeak-endinterval,Tp-e)是心电图中指从T波的顶峰至T波终末的时限。1998年YanGX等[4]的研究显示Tp-e可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rans

4、muraldispersionofrepolarization,TDR),随后几年的国外研究发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Tp-e延长明显相关[5]。本文旨在探讨作为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的指标,T波峰-末间期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2010年本院住院患者,以新的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6]为诊断依据,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20例,其中,男14例,年龄27〜58岁,平均(47.15±8.42岁);正常人19例,男14例,年龄21〜51岁,平均(3&74±6.51岁)。除外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房速、房扑、房颤者。对照组心电图为正常。在扩张型心

5、肌病组中继发性高血压者9例,继发性心功能不全者17例。1.2方法1.2.1T波峰-末间期(Tp-e)的测量1.2.1.2数据收集:人工测量39份心电图每个导联的QTp(QRS波起点至T波波峰的间期)、QTe(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期),T波平坦的导联剔除。每张心电图的测量导联数不少于8个。1.3统计学方法2结果2.1一般状况2.1.1平均年龄:扩张型心肌病组年龄27〜58岁,平均(47.15±8.42)岁。对照组年龄21〜51岁,平均(38.74±6.51)岁。两组平均测量导联数:ll±lo3讨论3.1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的无创性指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心室肌会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肥大,因

6、此,较正常人具有较高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率。当扩张型心肌病伴有频繁的室早时其猝死率为17%,合并室速的猝死率为20%,合并频发室早伴室速的猝死率骤升为80%[7]。为此,先驱者为寻找简单、有效的无创性猝死预测指标而前仆后继。近年来,Tp-e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研究显示在犬的离体心脏中,心肌恢复时间的离散度与Tp-e有较高的相关性[8]。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升高密切相关,同时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致心律失常机制[1-9]o心肌增生肥大可导致心室肌电重构、增加复极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感性也提高[10]。文献报导,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时,Tp-e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1-13

7、],推断Tp-e可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正如本实验的结果显示DCM组Tp-e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提示Tp-e可能可以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评价的无创性指标之一。3.2T波形成机制及T波峰-末间期意义的争论YanGX等[4]将狗的左心室做成楔形的离体灌注标本,经研究发现,Tp-e可以反映心室的跨壁复极离散度并可作为其心电图的量化指标,随后的离体心肌细胞实验[14]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可是,晚近的在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