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

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

ID:414380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9

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_第1页
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_第2页
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_第3页
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_第4页
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2012-8-1121:17:12何首乌的种植分析报告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word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一、总论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广西**县科学技术局法定地址:**县**社区**小区法人代表姓名:经济师主管单位:**县人民政府**县科学技术局现有员工11人,其中农艺师2人,畜牧兽医师1人,经济师1人,助理会计师2人,助理技工师1人,其它管理人员4人。

2、汇集农学、果树、畜牧、会计、经济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固定资产40多万元。多年来从事科技项目实施管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名、特、优农产品的开发以及科技信息的收集。技术力量精干、具有较高的专业科学知识和科学项目研究与组织实施管理的工作能力,曾承担“左旋多巴”、“没食子酸”、“中低碳锰铁”“**白毫茶低产改造及综合加工”、“正大618、619玉米中试”、“**白毫茶喷灌”等区、市科技项目的实施组织管理工作,这些项目成果均得到区、市科技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2002年至今又先后承担“**县无公害绿茶示范建设”、“特产乌骨鸡养殖示范”、“**白毫茶有机茶种植

3、示范”、“科技进村入户示范”等区科技厅、市科技局下达的科技项目。通过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提高了科技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水平。2.项目背景(1)项目背景二十一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社会各界的关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号召全区聚集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实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县域经济发展

4、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2004年下半年,广西科学技术厅根据区人 蓼科多年生缠绕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以块根入药。秋冬采挖,削去两端,洗净、切厚片、干燥,称生首乌;再以黑豆汁拌匀,蒸至内外均呈褐色、晒干,称为制首乌。制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生首乌味甘、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补助肝、益肾、养血、祛风之功效,常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皂白、遗精、崩带、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痔疾、肠燥便秘等症,外用于白癜风、疥疮顽癣、皮肤瘙痒等症。中国药用何首乌已有千年历史,早在古医药经典著作《开宝本草》、《本

5、草纲目》等,对何首乌的作用均有精辟论述,并称之为“滋补良药”。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何首乌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强壮神经、健脑益智、降血糖等作用,用于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症。何首乌除药用外,还进入食品、保健、化工、美容等行业。由于何首乌特殊的疗效及用途的广泛,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国际市场,两个市场对何首乌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之势,从1998年至2007年十年热销不衰,已成为市场的抢手俏货。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各大制药集团、保健品生产企业以及食品、化工、美容等厂家,用何首乌为主要原料研发生产了2000余种产品,其中所生产的新药、特药、中成药和

6、保健品等多达800余种,投入医药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从国际市场需求看,何首乌是我国对外出口的传统中药材,更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从1999年起,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势头,特别是全球经济形势的转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加入WTO以后,何首乌出口范围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据有关外贸出口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何首乌出口国家已由53个增加至104个,出口量每年递增,1998年为50吨,2006年为200吨。2、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何首乌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其中以

7、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产量最多。市场需求几乎完全依靠野生提供,家种品寥寥无几。1998—2007年十年时间市场对何首乌的需求量呈现先稳后紧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之前,市场需求不旺,何首乌用量很少,产大于销,收购价每千克(下同)只有1元左右,产区很少有人去采挖,产量呈供大于求的局面。但进入21世纪后,国内国际市场对何首乌的需求量逐年啬,2000—2006年七年时间由500吨锐增至1300吨,同时产地收购价与全国药材市场的销售价也在同步上涨,2000年收购价涨至2~3元,产区群众一天可以采挖50~100千克,收入达200~300元之多,等于种一亩玉

8、米的收入,于是从2000年起,产区群众在利益的驱动下,一哄而起,连年采取地毯式的滥采滥挖,掘地三尺,甚至连幼根也不放过,使野生资源遭到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