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

ID:41447362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4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实验目的1、探索唾液淀粉酶的作用。2、通过唾液淀粉酶的实验,理解酶的特性。3、探索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关系。二、实验材料馒头、碘液、烧杯、量筒、试管、滴管、火柴、温度计三、知识链接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2、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里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四、实验步骤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

2、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模拟牙的咀嚼);C块不做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一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3、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号试管中,注入2ml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碎屑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五、分

3、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都有关系。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馒头中的淀粉才能与唾液充分混匀,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才能将淀粉分解为遇碘不变蓝的麦芽糖。实验二你会测量胸围吗?一、实验目的1、练习测量胸围差的方法;2、理解呼吸时胸廓的变化;3、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二、实验用具软尺三、实验步骤1、测量前的准备:分好小组(男女生分开)。测量胸围差前,受测者要脱去外衣,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2、测量方法:测量者需要2人。一测量者

4、面对受测者,用软尺围绕受测者的胸廓,软尺在胸前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另一测量者在受测者背侧,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软尺松紧要适宜并随着受测者的呼吸动作灵活收放。3、测量和记录: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的差数即胸围差数值。测三次(应在同一位置测量),并算出平均值。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一、实验目的1、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2、观察比较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二、实验材料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三、方法步

5、骤1、取镜和安放,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镜臂。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涂片中心对准通光孔,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如果物像不清楚再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涂片。(2)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状和数量。四、总结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是白细胞

6、,很难看到血小板(因其太小)。实验四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一、试验目的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中的流动情况;3、尝试区分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二、实验材料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三、实验步骤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注意:应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

7、毛细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5、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注:视野中随血液流动逐渐分支的血管(动脉)和逐渐汇合的血管(静脉)。6、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尾鳍色素少便于观察,只有活的小鱼其血管内的血液才会流动。(2)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并在观察时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这是因为鱼用鳃呼吸,而且吸收的是水中的氧。(3)在观察过程中,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