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

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

ID:41481044

大小:5.91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19-08-25

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_第1页
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_第2页
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_第3页
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_第4页
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_第5页
资源描述:

《储层沉积学-4三角洲沉积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角洲沉积相张金亮电话:13869892901Email:jinliang@bnu.edu.cn个人网页:http://irs.bnu.edu.cn/Faculty/ZhangJL/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三角洲的分类第三节河控三角洲第四节浪控三角洲第五节潮控三角洲第六节其他类型的三角洲第七节三角洲的废弃与三角洲旋回第八节三角洲沉积的识别标志三角洲沉积相三角洲是携带沉积物的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所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体。是河流流入海、半封闭海、湖、澙湖等稳定水体的岸线凸出部分,河流供

2、给沉积物作用大于盆地作用(波浪、潮汐、洋流等的破坏作用)。三角洲由特定的水系供给沉积物,使滨线不规则地向盆地中推进,从岸线到盆地,沉积物颗粒从粗到细。可见,三角洲是在河流和受水盆地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沉积体。§1概述一、三角洲的概念Johnston(1921,1922)最早对现代三角洲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详细描述了弗雷塞河(FraserRiver)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River)三角洲的特征。随着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一直被人们看作三角洲的经典模式(Fisk,1955

3、,1960;Coleman和Gagliano,1964;Coleman,Gagliano和Webb,1964)。随后,人们注意到各三角洲之间在构造和岩性方面有显著的差异(Andel和Curray,1960),并对现代三角洲的形态和岩性进行了大量的对比研究(Fisk等,1969;Wright和Coleman,1973,1975;Galloway,1983)。§1概述吉尔伯特(Gilbert,1885;1890)最早研究了古代三角洲的沉积序列。他描述了美国邦维尔湖(LakeBonneville)更新世

4、湖相三角洲沉积体(按现代的分类概念应为扇三角洲)。三角洲呈现一种三褶构造(three-foldstructure),它们在三角洲向前推进时形成不同层理类型的垂向层序。巴列尔(Barrell,1912;1914)后来根据吉尔伯特的这个描述研究了阿巴拉契亚盆地(Appalachian)上泥盆统卡茨基尔三角洲(CatskiiFormation)的沉积相特点。在描述三角洲构造时,划分出顶积层(topset)、前积层(foreset)和底积层(bottomset),分别描述了各层的岩性、层理、化石等的特点,

5、从此开始了关于古代海相三角洲沉积相的研究。§1概述虽然巴列尔当时曾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三角洲沉积体都具有吉尔伯特型的三角洲结构,但吉尔伯特和巴列尔所建立起来的三角洲沉积模式一直影响着20世纪中初期人们对三角洲的认识。在识别古代三角洲时,大型前积层的存在与否被认为是作为识别古代三角洲的一个重要标志。§1概述我国对海洋三角洲的大量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由于近海陆架上油气田的勘探与开采,我国已相继开始对珠江、长江、黄河等现代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点进行系统研究,而且取得了大量成果,还在不少地

6、区发现了与三角洲有关的油气田(吴崇筠、薛叔浩,1992)。§1概述贝茨(Bates,1953)首先研究了河口区的水动力学机制。他将含有大量沉积物负载的河水流入较平静的蓄水盆地时所呈现的状态比作水力学中的自由喷流(freejet),河口好比是一个喷嘴(jet)。根据注入水体和蓄水盆地水体密度差分为两种类型的自由喷流:轴状喷流和平面喷流。§1概述二、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轴状喷流为等密度入流(Homopycnalcurrent),注入水体流速降低非常迅速,以底负载搬运的沉积物首先堆积在河口,以悬移方式搬

7、运的细粒沉积物则沉积在河口附近的外围地区。在自然界,河水流入淡水湖中的情况属于这种喷流,常形成湖相和吉尔伯特型三角洲。§1概述二、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平面喷流又可分为高密度入流和低密度入流。注入水体密度大于蓄水盆地密度时形成高密度入流,注入水体沿盆地底部呈面状流动,两种水体仅在底部进行混合,混合速度慢,速度降低也较慢,倾向于重力流和浊积扇,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1概述二、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注入水体密度小于蓄水盆地密度时形成低密度入流,注入水体因密度小而悬浮在蓄水体表层流动,二者仅在相互接触处呈面

8、状混合,混合过程缓慢,注入水流降低也很缓慢,可以在大面积内保持较大的流速和密度分层,可形成以河流为主的海岸三角洲(图7-1)。§1概述二、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1概述二、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波浪作用对河口砂体的再搬运和三角洲岸线变化有极大影响。在受波浪作用的河口区,砂体的分布和形态主要取决于河流供应沉积物的能力与波浪对沉积物改造和再分配能力的相互消长关系(图7-2)。图7-2河流作用与海洋作用(波浪和岸流)相互消长条件下三角洲形态的变化(据Scott,1969)§1概述二、三角洲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