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

ID:41516667

大小:115.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6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_第1页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_第2页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_第3页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_第4页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章末整合提升I尹网络构建全系统盘点•提炼主干亭疑难突破全突破难点,提升能力突破1“J”型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增长速率曲线右图所示为数量与时间的坐标曲线,其中a所示为“J”型曲线,b所示为“S”型曲线。把握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时,要从增长条件、增长率变化、有无K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J”型曲线是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连续增长。“J”型增长由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⑵“S”型曲线是由于环境条件有限,因此随

2、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一方而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由于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使种群数暈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人值(K值)后相对稳定。“S”型增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所以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⑶分析“S”型曲线每一段时间变化原因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除食物之外的非生物条件;食物因素;种内斗争(主要因争夺食物而引起的);种间斗争(主要是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其中后三种是主要因素。1.“增长率”与“增长速率”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初始个体数;增长速

3、率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个体数/时间。其实,在种群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并不等于曲线的斜率,只有增长速率才等于曲线的斜率。“亠,,b—a长速率为“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但其增长速率(等于曲线的斜率)却逐渐增大。“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先不变后下降,其增长速率(相当于曲线斜率)是先增后减。具体区别见下表。项日增长率增长速率概念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公式变化量增长率一聶量变化量增长速率一爲时间表现种群数量的增加多少种群数量的增长快慢“J”型曲线增长率恒定不变增长速襄/渐増

4、加0时间0时间“S”型曲线增长率增长速率先J^—厉下降0K时时前0f时时间特别提醒(1)如某种群的现有量为a,—年后该种群为b,那么该种群的增长率为一厂,增即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所以增长率不能等同于增长速率。(2)"J”型曲线的增长率与入间的关系增长率=2.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壇长速率AA吋间B个体百分比死亡率吋间说明:图中A、B、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NC‘、D'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可见,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突破体验】1.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吋间变化的曲线,下列

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B〜『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B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巾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巾时防治的效果最佳答案B解析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心时间内大于0,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错误;(3〜/5时间内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甲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正确:甲种群密度最大应在心时,乙种群密度最大应在(5吋,C错误;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巾之前就应防治,D错误。1.某岛

6、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允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X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年种群数朮2■-一年前种群数秋时间/年1510152025301.510.5OA.第1〜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从笫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厂型增长D.第20〜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答案D解析第1〜5年间,入值是大于1的且较为稳定,因此种群处于增长阶段。第5〜10年间九值在逐渐减小,但是仍然是大于1的,因此种群仍然处于增长阶段。第1

7、0〜20年间入值是小于1的,种群的数量在减小。第20〜30年间入值为1,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突破2生物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1)构成群落的每个生物种群都需要一个较为特定的生态条件,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有不同的生态条件,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食物的种类等,所以群落屮的每个种群都选择生活在群落中具有适宜生态条件的结构层次上,这就构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2)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对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如森林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就比农m牛态系统和草原牛态系统高得多。(3)群落的

8、结构越复杂,群落内部的生态位就越多,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问的斗争就相对不那么激烈,群落的结构也就相对稳定一些。2.群落演替的一般规律有(1)首先由某种植物适应了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渐成为优势种。(2)这种植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使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并有某些种类的动物和微生物也在此定居下来。(3)又有新的植物到來,因更加适应环境而成为新的优势种,生物种类进一步增多,群落结构更加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