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ID:41520537

大小:161.5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26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上)期末2018.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吋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5分)班级开展以“中华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组同学除进行专题研究外,还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请你根据耍求,完成1-5题。1.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八大菜系都是用省

2、份的简称命名的。请你根据下图和提示信息,判断图中的甲、乙分别是哪两种菜系。(2分)提示信息:甲:①水泊梁山。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①三国蜀汉。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2.第二组同学向大家讲述“书里那些印象最深刻的美食”。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两个片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7分)【材料一】无论多深的巷子,看到一块锅盖面的招牌,一口烧得滚滚冒热气的大锅,进去坐定就是To一屉蟹黄汤包,一盘肴肉,蘸点镇江香醋,就着鲜嫩的姜丝细细品味,然后而煮得了,连汤带水地來上一碗,jmdoo,喷香,再冷的天气全身都是暖暖的,再远的路也能走下來。面条一定是用粗竹杠跳压出来

3、的面皮细切出来的,下面时一定是大锅里飘着一只小锅盖,汤料一定是老板用酱油和十几味中药香料精心熬制的,入碗后一定会有味道独特的浇头相配。这就是锅盖面,是镇江人味輩的最爱。【材料二】北平的奶酪,是日常吃的一种冷饮小甜食。做酪所用原料主要是不掺水的纯牛奶,再加上适量的酒酿和糖,一-碗一碗的用炭火来烤,到了某种程度,再用冰来凝结。真是莹润如脂,入口甘沁,冷香绕舌!饭后喝上一碗,真能化食ji©ni,更是醒酒的无上妙品。除奶酪外,还有奶卷、奶悖悖。奶卷是用牛奶结成皮子,卷上山楂糕,或是黑白芝麻白糖馅儿。一边卷山楂糕一边卷芝麻的,叫鸯鸳馅,您听这个名儿多雅致?雪白的小磁盘放上三寸來长、外白里红、

4、腴润如脂的奶卷,甭说吃,看着就令人馋涎欲滴了。奶悖悖有芝麻白糖馅儿,也有枣泥馅儿的。因为这是精细小吃,豆沙馅儿就上不了台盘了。奶悖馋是用稍厚点的奶皮子放在模子里,包上馅再磕岀来,有方有圆,有梅花点子,有同心方胜,您要是到奶酪铺去喝酪,只要伙计把奶卷、奶谆悖往上一端,没有人不想拈两块來尝尝的。另外还有一种奶油小吃'‘奶乌他”,是最上品的甜食。母亲常用它来奖励我的。奶乌他每块有象棋子一样大小,分乳黄、水红、浅碧三色,用小银叉叉起來往嘴里一送,头一挤,(1)上膛跟舌(2)就化成一股乳香馥郁的浆液了。对文屮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喷喷喷喷A.B.C.D.(pe

5、n)(pen)(pen)(pen)蕾蕾蕾蕾(lei)(lQi)(lei)(16i)“母”字的笔顺是:“母”字的笔顺是:“母”字的笔顺是:“母”字的笔顺是:竖折、横折钩、点、横、竖折、横折钩、横、点、横折钩、竖折、点、横、横折钩、竖折、横、点、点点占八点请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将词语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2分)(3)【材料二】第二段前三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1分)(4)请你说说【材料二】第二段画线短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1.第三组同学研究“美食与文化”。根据语境,在文屮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可见烹饪,的确

6、是有些学问的。①做事情、做学问亦如是。人的思想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相反相成的。孔圣人也曾问道于老子,可见思想、言论虽相去甚远,也总有共通之处。“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其哲学上的应用也是屡见不鲜,无论是伊尹借“味”的原理来教导商汤如何治国,还是先秦思想家鹃冠子说的“气”从“味”中产生的“味者,气之父母也”,又或是苏轼对能“知味”而“值那一死”,可见“味”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②烹饪是如此,处事也是如此,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强调的正是在保持自我个性精神基础上的和谐统一。古人谈论饮食中的“味”,往往其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确实是有种别样的意境。【甲】《淮南

7、子•说林训》有句话:“水火相憎,鉛(wei)在其间,五味以和”。水和火本来是不相容的,但是用装有水和食物的小锅放在火上却能煮成五味俱全的美食。【乙】《古文尚书•说命》中提到“若作和羹,惟尔盐梅”,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好咸酸二味,调和Z道蕴藏其川。俗语“五味调和百味香”同样也说明了调和的重要性。A.①【甲】②【乙】B.①【乙】②【甲】2.第四组同学研究“美食与对联”。请任选其中••••一副对联,将其补充完整。(2分)••••【甲】上联:美味招来天①客下联:佳肴②洞中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