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

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

ID:41573979

大小:54.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8

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_第1页
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_第2页
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_第3页
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_第4页
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后练习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题一:物质的性质决泄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请问根据下图所表示的物质的用途,能归纳出氢气的哪些性质。备金属材料氢气球高能燃料⑴;⑵:(3)o题二:一辆运输苯的罐装货车在桥上坠落到水中,发生苯的泄漏,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浮在水面上的苯打捞上来,并进行了焚烧处理,成功地化解了一场灾难。请你从上面的有关信息中归纳出苯的相关性质: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题三: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B.滤液中

2、可能含有硫酸亚铁C.滤液屮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题四:往AgNOs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屮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屮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FeB.滤渣屮一定有CuC.滤液中一定有Fe?+D.滤液中一定有AgJCu2+题五:agA物质和bgB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物质,则C物质的质量()A.一定小于(a+b)gB.一定等于(a+b)gA.一定大于(a+b)gB.一定不大于(a+b)g题六:加热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镒的混合物至反应完

3、全,得到固体物质e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c)gB.(c-b)gC.(a+b-c)gD.(a-b-c)g题七:下列物质的性质屮,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物质的挥发性B.溶液的酸碱性C.物质可燃性D.金属活动性题八: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氧化碳用于炼铁C.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D.铝用于制造导线题九: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A.CaC()3CaO+CO2个B.Cu+2AgNO3:=:2Ag+Cu(NO3)2C.2Fe+6HCI^2FeCI3+3H2个D.

4、2KMnO4K2MnO4+MnO2+O2题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P+oAo5高]日B.3C0+Fe2O3==2Fe+3CO21^C.Na2SO4+CuCI2^=CuSO44/+2NaCIAD.2NaHCO3=Na2CO3+CO2^+H2O题十一: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o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人稀盐酸屮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人CuCl2溶液屮D.将Zn、C

5、u两金属片分别放人FeCb溶液中题十二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ABCD反总*r反应后题十三: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o—氢原子—罠原于请回答下列问题:(1)1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⑵A屮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⑶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⑷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题十四:在宏观一一微观一一符号

6、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将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的气体。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0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所示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段+卷書>密+礎©O加热0®OABCD⑴从宏观上看A和B两种物质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o⑵从微观上看C和D两种物质在构成上的不同点是o⑶分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o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o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

7、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冇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经典精讲题-:⑴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⑵可燃性⑶还原性解析:⑴能够用氢气制备金属材料,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⑵氢气球能够升于空屮,说明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⑶氢气能用作高能燃料,说明其具有可燃性。题二:①难溶于水(或:密度比水小)②能燃烧(或:具有可燃性)解析:)①由将浮在水面上的苯打捞上来,可知苯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以上性质属于物理性质;②对苯进行了焚烧处理,说明苯易燃烧,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题三:B解析:铁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铜能与

8、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生成的硫酸铜又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项错误;由于硫酸的量不确定,因此加入的硫酸不一定能够把铁和氧化铜全部反应掉,所以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D项正确;铁的量也不确泄,所以无法确泄铁与硫酸反应后是否还有剩余的铁再与硫酸铜反应,故滤纸上可能有铜,滤液屮可能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