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

ID:41589248

大小:60.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8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_第1页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_第2页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_第3页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_第4页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第四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基木概念,掌握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层次型、网络型、关系型,掌握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混合型、扩展型、统一型,了解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内容纲要第一节数据库概述一、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按照一定结构组织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Geo-Database,即前面提到的空间数据库)是某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量大(

2、2)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紧密结合(3)应用面广二、数据库的主要特征数据库方法与文件管理方法和比,具有更强的数据管理能力。数据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数据集中控制2、数据冗余度小3、数据独立性4、复杂的数据模型5、数据保护三、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数据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数据库的基木结构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1、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库最内的一层,是对数据库在物理存储器上具体实现的描述。2、概念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总框架,是对数据库中关于目标存储的逻辑结构和特性、基木操作、目标以

3、及目标与操作的关系和依赖的描述,以及对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等方面的定义。3、外模式:亦称了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它属于概念模式的一部分,描述用户数据的结构、类型、长度等。四、数据组织方式数据库据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四级:字段、记录、数据表和数据库。1、字段:是可以定义数据的最小单位,也叫元素、基木项、数据项等。字段与现实世界实体的屈性相对应,字段有一定的取值范围,称为域(Domain)。2、记录:由若干相关联的字段组成。记录是应用程序屮输入-输出的逻辑单位。为了唯一标识每个记录,就必须有记录标识符

4、,也叫关键字。记录标识符一般由记录中的第一个字段担任,唯一•标识记录的关键字称主关键字(PrimaryKey),其他标识记录的关键字称为辅助关键字或二级关键字(SecondaryKey)。3、数据表:数据表是一给定类型的(逻辑)记录的全部具体值的集合。4、数据库:是比数据表更大的数据组织形式。五、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数据间的逻辑联系主要是指记录与记录Z间的联系。记录是现实世界屮的实体的表示。实体Z间存在着一种或多种联系,这样的联系必然要反映到记录Z间的联系上来。数据之间的逻辑联系主要有三种:1、一对一的联

5、系:简记为1:1。2、一对多的联系(1:N):现实生活小一对多的联系比较常见。3、多对多的联系(M:N):这是现实中最复杂的联系,在数据库小往往不能直接表示出来,而必须经过某种变换,使其分解成两个1:N的联系来处理。第二节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口前,数据库领域釆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屮应用最广泛的是关系模型。一、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数据处理小发展较早、技术上也比较成熟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特点是将数据组织成有向有序的树结构。层次模型由处于不同层次的各个结点组成。除根结点外,其余齐

6、结点有且仅有一个上一层结点作为其“双亲”,而位于其下的较低一层的若干个结点作为其“子女”。结构小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位于不同结点数据间的从屈关系邙艮定为一对多的关系)。层次模型反映了现实世界小实体间的层次关系,层次结构是众多空间对象的自然表达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据的重构。但其应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层次结构的严格限制,对任何对彖的查询必须始于其所在层次结构的根,使得低层次对象的处理效率较低,并难以进行反向查询。数据的更新涉及许多指针,插入和删除操作也比较复朵。父结点的删除意味着其下属所

7、有子结点均被删除,必须慎用删除操作。2、层次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它要求用户了解数据的物理结构,并在数据操纵命令小显式地给出存取途径。这提高了层次数据库使用的门坎,对用户的要求较高。3、模拟多对多联系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4、数据独立性较差。二、网络模型网络数据模型是数据模型的另一种重要结构,它反映了现实世界屮实体间更为复杂的联系,其基本特征是:结点数据间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i个结点可与其它多个结点建立联系。网络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据的重构,具有一定的数据独立性和共享特性,并且运行效率较高。但它应用

8、时存在以下问题:1、网状结构的复杂,增加了用户查询和定位的困难。它要求用户熟悉数据的逻辑结构,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2、网状数据操作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3、不直接支持对于层次结构的表达。三、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由E.F.Codd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引入到数据库领域小的。关系模型是根据数学概念建立的,它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形式。此外,实体本身的信息以及实体Z间的联系均表现为二维表,这种表就称为关系。一个实体由若干个关系组成,而关系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