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文化简析

中国丝绸文化简析

ID:41602776

大小:61.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8

中国丝绸文化简析_第1页
中国丝绸文化简析_第2页
中国丝绸文化简析_第3页
中国丝绸文化简析_第4页
中国丝绸文化简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丝绸文化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丝绸文化简析五千年,对于历史的长河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民族來说,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成长史。中国的丝绸文化几乎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时产生的,而且又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步发展的。可以说它伴着我们民族一路风雨走过来,见证了这个幅员辽阔土地上的沧海桑田。而如今它仍然充满活力。是怎样的生命力支持它的常新?这,我们得追溯到历史的源头。(一)中国丝绸几千來都是举世公认的高贵的服饰材料,当然也是艺术的珍品。抚摸过它的人无一不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丝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发明人是谁?发祥地又在哪里?”古籍屮,关于丝绸起源的传说很多。《蜀王本纪》中说:“蜀之先,名

2、蚕丛,教民蚕桑”说明四川算是中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而且“蜀”字的本义就是“指和蚕一样的蝶蛾类的幼虫。”但据推算,“蚕丛”生活的时代据今只有2600年左右,蚕丛氏最多只能算是个把屮原地区的蚕桑技术传播到巴蜀Z地的古代部落首领而己。《路史》屮有另一说法「'伏羲化蚕桑为丝锦。”伏羲氏是屮国神话屮人类的始祖。蚕桑丝绸的诞生与人类最早的原始生产便这样联系上了。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黄帝元妃嫖祖为养蚕取丝的发明人。说得最明确的,要数北宋刘恕写的《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嫖祖为养蚕取丝的发明人。说得最明确的,要数北宋刘恕写的《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螺

3、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冶丝茧以供衣服……后人祀为先蚕。”(二)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与小米、稻作和陶器一起共同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丝绸文化能够诞生于中国,有它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首先是资源的存在。据研究,当时长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都有丰富的桑屈植物分布。而且东亚和南亚是蛾类生物的集屮区,其屮包括蚕蛾类。其次是发达的古文化,也就是要有进化到一定程度的古人。在距今7000年之前中国历史进入新石器时期。在这个时期,先民们在衣食住行,生产、宗教、艺术、战争等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规范,各个方面的发明不断涌现,这为丝绸的

4、发明提供了土壤。再次,中国丝绸文化的诞生与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口然条件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是与黄河区域和江汉流域两种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相适应的,分别生产了以小米和水稻为主的农业文化,从而奠定了中国儿千年农业文明的基础。而丝绸很早就汇入了农业文明的海洋。而我们祖先最早寻找天然纤维衣服,也是中国成为丝麻文化发祥地的原因之一。另外,中国的气候也影响丝绸文化的拓展方向。蚕桑、丝绸之业需要“密集精佃型”的生产,这正好同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的条件相适应。(三)以“美食”到服饰,从祭祀、占卜到文字,从服饰到印染,从图画到文学,丝绸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媳变。

5、在嬷变中丰富自己,更新自己。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丝绸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民族心理的影响越來越不可轻视了。经考证“四大发明”中造纸与印刷术都是受了丝绸文化的影响。(四)商、周时期丝绸外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丝绸已作为贵族阶层的服饰标志;丝绸及蚕桑文字的出现,反映了丝绸在社会文化牛•活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対丝绸生产相当重视;丝绸贸易活动活跃;私仇与当时的宗教、民俗活动的发生都有密切的关系。周代的丝绸中出现了锦。锦是古代丝织物中最豪华、贵重的一类,是衡量一个吋代技术水平的代表性产品。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6、,因为它把蚕丝优秀的性能和美术结合起來了,使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成为艺术品,大大提高了它的历史价值,成为各个时代文化水平的代表。秦、汉三国时期是屮华丝绸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当时已有“一女不织或受Z寒”的民俗。丝绸技术进一步提高并逐步定型,形成了屮国丝绸技术的传统体系,织机获得较大进步,脚踏板在织机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较完善的提花机已出现。较西方领先了约1500年。三国时代,政局动荡,战争频繁,但各国为了充实经济实力,丝绸生产还是受到了重视的。特别是在诸葛亮治蜀时期,蜀发展很快。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价锦耳于是他创造了

7、屮国西南的民族文化,推动了屮国丝绸文化的发展和向边境的拓展。从西汉开始东西方文化交流tl益频繁,传统的丝绸文化也极自然地注入了众多新新的内容,在隋唐之际出现了较大的转折。在丝绸技术方面这种特点尤为突出:在织造技术上,斜纹组织和纬线显花被大量使用,绞经织物也发生很大变化,织机类型也更新换代;在印染技术上,许多新的印花方法发明出来或被采用;在刺绣技术上,逐渐淘汰了锁绣法,而采用各种新针法。唐代丝绸迅速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全国丝绸规模空前扩大。“安史Z乱”后中原混战,东南偏安,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第二次规模巨大经济文化南下潮流。丝绸生产重心南移,是唐代丝绸处

8、于转折点重要标志,它使唐代的丝绸生产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唐诗中,以丝绸和丝绸生产者,消费者为吟咏对象的名作佳篇不断涌现。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