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讲义(串讲版)

宪法学讲义(串讲版)

ID:41615384

大小:123.05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8-29

宪法学讲义(串讲版)_第1页
宪法学讲义(串讲版)_第2页
宪法学讲义(串讲版)_第3页
宪法学讲义(串讲版)_第4页
宪法学讲义(串讲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宪法学讲义(串讲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宪法学讲义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本章重点归纳】『框架结构图』『重点提示』1、宪法的三个特征;2、现行宪法的修正;3、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一一立法、司法、执法、守法;4、宪法渊源与宪法典结构;5、宪法效力。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词源二、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法律的关联系宪法与法律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形态宪法与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宪法和法律都以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宪法和法律一样具有制裁性区别内容不同:宪法涉及…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各方面的重大原

2、则性问题,具有根本性、宏观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而普通系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它是宪法某一方面的具体化,其内容具有具体和微观的特点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一切组织利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往往不是普通立法机关,而是依法特别成立或组成的机关。同时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也不是一般程序三、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宪法内容的根本性2、宪法效力的最高性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特殊性(-)宪法是公民权利

3、的保障书(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四、宪法的本质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五、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一)宪政的概念和特征宪政也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以限制与规范国家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的特征是: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践。也可以说,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因此,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没

4、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六、宪法的分类(一)传统的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二)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分类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第二节宪法的历史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一)近代意义的宪法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2、政治条件3、思想条件二、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一)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二)临时宪法和四部宪法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2、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三)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正指导思想

5、经济政策具体制度1988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自主权;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县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1999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引导、监督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反革命”改为“危害国家安全”2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增加社会主义事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全国人大代表组成增加特

7、别行政区代表;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戒严”业的建设者;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改为“紧急状态”;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国歌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二、基本人权原则三、法治原则四、权力制约原则第四节宪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一、宪法的一般功能(一)确认功能(二)保障功能(三)限制功能(四)协调功能二、宪法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一)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定的原则、规划内容与具体实施过程都在宪法指导下进行,体现了宪法原则的具体化。宪法在立法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

8、、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