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

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

ID:4163740

大小:40.5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29

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_第1页
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_第2页
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_第3页
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_第4页
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作为通商口岸城市——在近代中的经济发展阮兰芳08300556004广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它不仅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华南经济中心,广州是中国商业、对外贸易和工业生产都发展较早的地方,由于其拥有历久不淤的河海连通港口,使对外贸易长盛不衰,早在十六、七世纪就已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大城市。一、广州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简介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该条约第二款中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这五个城市相继开

2、放使近代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其他涉外活动步入一个新阶段、新篇章。其中广州被英国选为通商口岸的原因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具体有:·从地缘来说,广州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为江西、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它还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和商业市场,清代两广总督的治所,广州将军的大本营,两次鸦片战争均由此而起,这些充分显示出其军事地位的重要。·广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对外交往史的城市,一直是中国华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州就是热带珍贵特产的集散地。秦汉时期,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

3、之路”。1757年,清政府把广州作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中外贸易在清政府指定的十三行进行,经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1837年,英国义律任驻华商务监督和政府全权代表到达广州,履行领事职责,是为广州有外国领事之始。古老的广州城,不仅是中国最早通向外部世界的门户,而且还是中国唯一历代相沿,长盛不衰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方大港。可见,1843年前,广州市是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港口,然而这一时期和1843年后的对外贸易有着质的差别。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决定将广州等五口开辟为外贸商埠,次年7月2

4、7日开埠,但直到1859年10月才正式设关。开埠后的广州由于诸多不利事宜而破坏了商业环境,例如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对广州口岸商路的扰乱,1856年广州发生商馆区被焚烧等一系列排外事件;地方官府在1840—1870年代对广州港没有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建设,甚至连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布置在内港的障碍物都没有清除。更重要的是其他众多商埠口岸——香港、上海、福州和汉口的相继开放,于是广州的经济腹地不断收缩。1843--1852年广州外贸持续滑坡,中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1853年以后广州港的外贸中心地位最终被上海取代。二、广州近代经济发展1.对外贸易广州港、香港是最东南地区主

5、要的货物中转站和集散地。广州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华南最大的和港口,具有江海直达、水陆联结的特点,港口运输和内河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互相衔接,四通八达,成为联结国内外的枢纽。广州港以内河航运为主,港口以白鹅潭为中枢,有东、西、南三条主要河道,连接东江、西江和北江。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转折点,也是广州从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广州对外贸易中心地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并将这一侵略的重心由广州向东部和中部推移,特别是向上海推移,以

6、及英国占领香港后直接损害广州港的对外贸易的结果。另外,其他三个通商口岸的开埠以及广州与内地交通的变化也是导致广州对外贸易地位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即使如此,由于广州当时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市场,商业基础牢固,外贸历史悠久,加上其广阔的腹地及岭南地区丰富的物产,故在华南地区仍然居于中心地位。据当时英国人威廉斯编的《中国商务指南》中指出:到“上海超过广州之时止,广州的贸6易量不断地在增加”,而“自1860年1月以来,广州的对外贸易已开始恢复。由于广州所处地位的天然优点,与广州工匠的技巧和商人的企业心,将仍有大部分贸易集中于广州”。事实上,在185

7、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虽然广州对外贸易在全国的比重逐步下降,从十九世纪60年代初时尚占13%左右,至民国初降至9%,至抗日战争前只占5%左右,但广州港的进出口货值除了1878年略有下降外,则一直在持续上升,如从1868-1898年经广州关的进口货值由1833.65万海关两上升至3257.88万海关两,增长77.67%,3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到1928年已达到11342.2万海关两,比1898年再增长近2.5倍,3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44%。换言之,从1868-1928年这60年间,广州的对外贸易增长5倍多,平均每10年增长35.5%左右,即每年平均递增3.

8、1%左右,在当时也算是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