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我国消费公益诉讼

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我国消费公益诉讼

ID:41641997

大小:56.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我国消费公益诉讼_第1页
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我国消费公益诉讼_第2页
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我国消费公益诉讼_第3页
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我国消费公益诉讼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和我国消费公益诉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外消费公益诉讼的经验日本:《日本消费者合同法》明确规定了消费团体诉讼制度。根据H本冇关的法律规定,消费者组织提起的诉讼请求仅限于要求经营者停止侵害行为,不包描损害赔偿。对经营者使用霸王条款、从事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无论是否已造成实际损害,合格消费者组织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经营者停止不法行为。但是在提起诉讼Z前,合格消费者组织应根据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一般先进行法院外交涉,通过书而形式耍求经营者停止侵害。经营者收到停止要求后,应对存在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消费者组织将被赋予损害赔偿公益诉讼权2006年,日木建立了消费者组织公益诉讼制

2、度,符合一•定条件且进行了诉讼资格登记的消费者组织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起公益诉讼,但诉权范围仅为请求禁令。石就是说,消费者组织仅可以针对经营者使用不当格式条款行为和不当销售行为提起诉讼,通过请求停止使用不当格式条款,或请求改正不当经营行为来防止消费者权益受损或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由于消费者组织不能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致使在一些群体性消费者侵权事件小,众多消费者的损失难获赔偿。因为,消费者个人损失额可能很小,起诉维权往往得不偿失。消费者个人的忍气吞声往往使经营者获得巨大经济利益,这是由于企业商品销售量极大而起诉的消费者数量极为有限。日木消费

3、者厅认识到了原有消费者组织公益诉讼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消费者群体受害事件FI益增多的背景下,应赋予消费者组织损害赔偿请求权,提高消费者公益诉讼的实效性。日消费者厅提交法案有望今年年底前通过对此,有关立法工作从2009年正式展开,2013年2月11日,日木消费者厅向国会提交了“消费者集团诉讼制度特例法案”,该法案有望于今年年底前通过。根据“消费者集团诉讼制度特例法案”,消费者组织请求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因不履行契约义务产生的损害赔偿;基于瑕疵担保责任的损害赔偿;基于侵权且符合民法规定的损害赔偿;返还不当得利等,但并不包括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

4、赔偿。'腐卜,泄露个信息以及有价证券报告书虚假陈述引发的损害赔偿也不适用于消费者集团诉讼。从立法草案的规定来看,更确定地说,损害赔偿型集团诉讼更适合那些令经营者返述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价金的群体纠纷案件,避免消费者个人因损失额小而不愿意维权但金业却因此获得巨额利润的现象发生。企业担心新的立法不利于经营和发展损害赔偿型公益诉讼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福音,但日木的企业却忧心忡忡,因为原来的禁令型公益诉讼仅仅是令企业停止违法或不当行为,而这次新的立法却可能使企业“伤筋动骨”。早在今年4月,在日本消费者厅向国会提交法案后,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日木商工会议

5、所等7个经济团体便向国会提岀建议,请求暂缓审议有关法案。这7个经济团体认为,不否认在群体性消费者受害事件不断增加的当今社会,有必要建立损害赔偿型公益诉讼,但必须对建立这样一种制度进行认真研讨,不能草率立法,否则可能会因滥诉问题影响企业的止常经营,甚至会对口木经济带来不利影响。7个经济团体还直接指岀了立法草案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未经过消费者个人授权的情形下消费者组织捉起诉讼是否合理,成为救济对彖的消费者范围不明确,法律一旦实施那么实施前缔约的消费者被害可否获得救济尚不明确等。FI本应庆大学教授岩本隆在2013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如果导入损

6、害赔偿型消费者公益诉讼,日木企业将遭受至少19兆日元的经济损失。这一调查结果显然进一步加剧了日本企业对集团诉讼的恐惧。企业界表示,日本政府近些年来倡导经济再生计划,力图创造就业环境、提高工资、增强企业活力、推进经济增长,但设计不合理的集团诉讼制度将影响企业的资金积累、减少投资活动,最终将影响经济再生计划的实现。对损害赔偿集团诉讼表现出不安的还包括在日美国企业,这些企业认为美国的消费者集团诉讼就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诉讼可能成为律师获取高额报酬的工具,而消费者个人往往难以获得足额赔偿。而H,ill于诉讼成木的压力,即使企业行为没有违法

7、,在一些情况下也不得不与原告和解并支付巨额和解金。在日外国金业担忧,日本一旦建立起损害赔偿型公益诉讼,可能会出现与美国等国同样的制度运作问题,企业将为此而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因此,这些企业呼吁相关立法必须慎重。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应该说消费公益诉讼实践先于立法出现。2012年3月,无锡市消协作为原告,将无锡一家火锅店告上了法院,要求退还强制消费的一次性餐具费用3元,并要求商家停止这种强制消费行为。3月15日,崇安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民事调解,被告接受了原告诉求,答应今后耍求员工务必在点餐时询问顾客是否使用一次性碗筷,尽到相应的提醒义务

8、。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这样案例少之又少。2012年8刀31日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