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

ID:41651532

大小:55.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_第1页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_第2页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_第3页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名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调查报告在课改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学生的思想在变,学习的方式在变,这是可喜的一面,体现在课堂上右如下几方面的变化:1.变课堂铺垫为情景导入过去我们的数学教学通常是由复习引入新课,学生感觉每节数学课只与数学符号打交道。时间长了,对数学就产生了一种厌倦感,尤其是当学生的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更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现在不同了,许多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

2、学情境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新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变得爱学数学,想学数学了。2.变远离生活为走进生活几十年来,学生只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不知道他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现在我们走进课堂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所看到的数学课时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气息非常浓。我感觉到数学课已经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教学,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离他们那么遥远,就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变成我要为我学熟悉。2•变听数学为做数学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走进课堂就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写个不停,学生

3、只是静静地听数学,这是我们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现在这种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学生做数学了这正是新的课堂理念所要求的。3•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教材是课表理念的载体,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内容是可以而且是应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的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4•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课堂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

4、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心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知道,但一到课堂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教学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会做几道题。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岀来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往往不太在意。2.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前面提到课堂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但这离新课程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超过40%的课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5、只看见老师在不断的说,看不见学生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可是学生并没有积极在思维,是在被动的学习,有一种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这种安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本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必要的;但应该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手动口动脑;还要关新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到。3•只管结果不问过程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满足于学生能得出

6、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这个层次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同学虽然结果是错的,但他的思维过程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经过这一周以来的调查,目前小学生还尚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讲课之前,应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是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问题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习中的疑难,学生攻克了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方法在

7、学习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