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ID:41655719

大小:54.7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_第1页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_第2页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吴冬芹葛萍(宝应县妇幼保健院江苏宝应225800)【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281-02【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婴远近期并发症。方法对1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中阴道试产128例,阴道分娩102例,阴道试产成功率约79.7%,其中自然产89例,阴道助产13例,未发生子宫破裂,出血量平均(132.5&pl

2、usmn;20.3)ml,新生儿Apgar评分(9.26±0.2)分,再次剖宫产62例,其中41例存在绝对剖宫产指征,21例拒绝试产,出血量(387.0±48.2)ml,新生儿Apgar评分(9.02&plusnnn;0.2)分。结论瘢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分娩试产条件者在严密连续监护下经阴道分娩是完全可行的。【关键词】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随之增加,其分娩方式己成为产科临床突出的问题,临床要求既要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再次剖宫产给母儿造成不良

3、的影响。又要预见和避免可能发牛的子宫破裂对母儿导致的危害。木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9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方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01月一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孕妇共190例,年龄26-41岁,平均32.5岁,孕周37-42周,其中4例为第二次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余均为第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间1-15年。其中≥2年165例,<2年25例,最短16月。其次剖宫产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前次剖宫产指征:医学指征者

4、121例,社会因素69例。1.2方法:收集19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完善的检查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包括一次剖宫产指征,手术切口的选择,术后恢复情况和再孕情况。所有患者均无发热,出血切口感染史体温均小于38°Co孕妇入院后医生根据其宫颈成熟条件,先露高低等具体情况分析阴道试产及再次剖宫产的利弊,与孕妇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分娩方式,进行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2结果阴道试产128例,阴道分娩102例,阴道试产成功率约79.7%,其中自然产89例,阴道助产13例(胎吸助产3例,低位产钳10例),分娩后常规检查宫腔,未发生子宫破裂,出血量

5、平均(132.5±20・3)ml,新生儿Apgar评分(9.26±0.2)分,26例试产失败改行急诊剖宫产,失败原因:其中继发宫缩乏力10例,胎儿宫内窘迫6例,活跃期停滞6例,第二产程停滞4例。再次剖宫产62例,其中41例存在绝对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10例,臀位12例,骨盆狭窄4例,重度子痫前期4例,双胎4例,甲亢2例,羊水过少5例),21例拒绝试产,出血量(387.0±48.2)ml,新生儿Apgar评分(9.02±0.2)分。3讨论多年来由于担心子宫破裂,瘢痕子宫被认为是

6、阴道分娩的禁忌症,“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观点对预防子宫破裂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子宫下段横切口被广泛推荐使用。剖宫产手术水平不断提高,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明显改善,而且医院具有随时输血、手术的条件,使瘢痕子宫的产妇阴道试产机会增加,但由于多种原因再次剖宫产率仍较高,然而瘢痕子宫由于盆腔粘连使再次手术的复杂性和困难大为增加,剖宫产切口痛,慢性盆腔痛,子宫活动受限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的发病率,且剖宫产新生儿肺部并发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通过本组病例分析,笔者认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认真评估,有试产条

7、件者应做好完善的孕期检查,对前次手术情况详细了解,做好孕妇的心理指导,增强其自信心,严密的产时监护及护理,适当的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提供阴道试产的机会以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决定分娩方式选择时,有阴道试产条件者经阴道分娩是完全可行的,告知其阴道分娩的优点,产后体质恢复快,无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并使患者减少手术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