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ID:41656222

大小:442.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9

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_第1页
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_第2页
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_第3页
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_第4页
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农人分享大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原产于西伯利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以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为重要产地。大葱耐寒抗热,适应性强,四季均可上市,所以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大葱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巧。霜霉病发病花梗症状发病症状叶片发病主要在屮下部,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冇时只冇叶片尖端部分发病,变白枯死。假茎发病时破裂弯曲。花梗发病时,初期出现椭圆形病斑,较大,乳黄色,有白霉产生,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发病规律凉爽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原菌发育和病害发生。气温15°C左右,降雨较多时最有利于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东北地区5~6月份)持续阴雨或经常

2、出现重雾、大雾时,霜霉病可能人流行。地势低洼、人水漫灌、密植和生长不良的地块发病尤重。夏季温度高,发病受抑制。秋季发病程度也与雨量成正相关,灌水不当也诱使发病加重。秋季病重出块,翌年春季发病也重。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选用抗病或轻病品种。假茎紫红、叶管细、蜡粉厚的大葱品种发病较轻。发病地避免连作,实行3〜4年轮作。保持田园卫生,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耕。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做苗床和栽植地。雨后及时排水,土壤湿度高时,浅中耕散埔。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时淘汰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侵染病株,携出田外

3、烧毁。②药剂防治:苗期和发病初期喷约防治,可用58%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800倍液,或72%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10天喷1次,连喷2~3次。大葱叶面有蜡粉,不易着药,为了增加药剂的粘着性,每10千克药液可加屮性洗衣粉5〜10克。紫斑病大葱紫斑病主要危害叶和花梗。多从叶尖和花梗屮部发病向上蔓延,出现紫褐色小斑点或纺锤形稍凹陷斑。病斑初期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后变为淡褐色圆形或纺锤形,继续扩大呈

4、褐色或暗紫色。湿度大时病部长满深褐色或黑灰色需状物,呈粉色,常排列成同心轮纹状。病斑继续扩展,数个病斑交接形成长条形大斑,叶片和花梗受病部位软化易折断,严重时叶人量枯死。发病规律高温多雨的夏季发病重,发病最适温度为25°C-27°C,梅雨和台风时期病害蔓延很快。阴湿多雨的地区或年份往往大流行。缺肥地块,尤其是中后期脱肥时,植株生长势减弱,抗病性降低,发病加重。沙性土壤和易旱地块发病早而重。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红皮洋葱叶面蜡质层较厚,发病较轻,而黄皮和白皮洋葱叶面蜡质薄而少,发病较重。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选用抗病

5、或轻病品种。重病地与非葱类作物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获后深耕。育苗地和栽植地应平坦肥沃,排水方便。实行健身栽培,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以氮为主,氮磷钾平衡施用,防止生长后期脱肥。②药剂防治:在苗期或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58%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镒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间隔7〜10天喷1次药,连续喷2〜3次。灰霉病在叶上生白色斑点,斑点梭形至长椭圆形,病斑多时汇集成斑块,使半叶或全叶卷曲、枯焦,潮湿时枯叶上生大

6、量灰色的霉层,多由叶尖向下发展,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死亡,死叶表面也密生灰霉,有时还生出黑色颗粒状物,为病原菌的菌核。发病规律冷凉、高湿的环境条件最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18〜23°C为发病最适温度。露地大葱秋季苗期即可被侵染,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度蔓延并达到发病高峰。冬春季阴雨天多,降水量大,发病重。4〜5月份雨天数往往是影响大面积流行的关键因素。连作B和B间卫生状况不良,遗留有较多病残体的田块,发病早而重。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灌水不当,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植株衰弱,伤口、刀口愈合慢等情况

7、都能导致发病加重。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病地应实行轮作,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携出销毁。多雨地区可推行垄栽和高畦栽培,雨季及时排水,防止FT1间积水。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3%多氧清水剂600-9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200倍液,或50%灰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或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异菌服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白色疫病叶片发病症状发病症状又称白尖病。育苗期、

8、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成株染病叶鞘、叶身出现周边不明显的油渍状暗绿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5〜10cm的人型汕浸状青口色人病斑,病斑中央口色至灰白色,病斑扩展至叶端逐渐干枯下垂。该病发病初期多在同一高度位置上,而疫病和灰霉病的发病位置是随机的,以此可以区分这几种病害。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厚垣抱子在土壤屮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抱子囊,借灌溉水或风雨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