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ID:41694280

大小:38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30

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安徽卷文综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2.图1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

2、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读表1,假定其他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表1年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M商品总产量20104410万20114220万A.50%40万B.80%80万C.100%80万D.200%160万4.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

3、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修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

4、.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

5、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图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10.荀子曰:“天又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图

6、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11.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8.(28分)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

7、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装饰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1)结合图16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燕尾服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等解决的课题。(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

8、动人口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6分)39.(28分)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产上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您参与探究。网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