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

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

ID:41700859

大小:75.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30

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底板大体积砼技术交底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底板大体积栓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两个单体工程火车卸煤间(218A)、汽车卸煤间(218B)地下结构形式均为栓地槽结构,其+218A底板厚度为1000mm,218B底板厚度为1200mm,按照一般规定,厚度大于等于1000mm的碗施工定义为大体积碗施工,施工时严格按照GB50409-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操作。二、施工准备(一)主要机具耙子、扫把、白线、铝合金刮杠、尖锹、平锹、混凝土地泵、布料机、插人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电箱、塔吊、水泵。(二)施工准备1、混凝土申请: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疑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

2、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抗冻剂以及浇筑时间等。2、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工拌和振捣用工具,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4、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棉毡等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三)施工条件1、各种专业管线已埋设完毕,钢筋隐蔽、模板预检已通过。2、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己搭设完毕。3、振动棒调试正常及备有一定的振捣棒。4、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5、劳动力安排已妥当,名单已上报。6、与商栓站协调好罐车及碇的配

3、合比等工作,确保碇的顺利浇筑。7、检查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的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及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支撑系统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要求。8、板内是否清理干净,如铁丝、套管、木屑、铁钉、焊渣等。三、施工工艺1、基础底板采用斜而分层的浇筑方法,且碗浇筑由远及近,确定好地泵及布料机位置。2、rh于是大体积栓,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浇筑层厚度,不大于500mm,并通过测温记录与保温覆盖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C以内。3、由于殓坍落度为18〜20cm,采用的浇筑坡度为1:6o4、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

4、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道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碗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栓的捣实。5、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它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距离为300〜400mm,插点距模板不大于200ma6、在栓浇筑过程中,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上层栓振捣实,应在下层栓初凝前完成,且振捣棒下插5cm。7、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先将上层碗振实,而下层磴气泡无法排出,且振捣棒略微上下抽动,使振捣密实。8、振捣吋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浆比不再下沉为止。9、当底板栓浇筑到一半后,随即进行导墙碗的浇

5、筑,因为墙体与底板確硬化时方向不一致,在接缝处容易产生裂缝。10、冬季施工,严格控制碗出罐温度不底于10°C,入槽温度不低于5°C。11、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碗面流到坑底,随碗向前推进由集水坑或后浇带处抽排。12、泵送磴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栓浇筑后一定要认真处理,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用木抹子搓压、拍实,在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光,使收缩裂缝闭合,然后覆盖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根据大体积碗表面遇上部点的温差值而定。13、导墙施工做法如下图:钢板止水带宽度460mm,导墙高度为500mm0磴浇筑至止水钢板中部,浇筑顺序先浇筑底板碗

6、,在靠近外墙底板磴浇筑二至三小吋后,浇筑外墙导墙图1・9底板侧樓、导填橫板安装示竄图(单位:nun)四、混凝土测温、养护1、殓的测温⑴检测目的:为了有效了解和掌握各部位扯温度差变化情况,便于釆取各种有效方法使温差控制在一定的范1韦I内(温差V200C,并根据温度升温情况调整浇筑速度,采取相应养护措施,控制碇温度应力的发展,防止碗因其内部温度大于同龄期碗抗拉强度而产生有害裂缝。⑵监测依据:依据《GB50204-2002磴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沢《GB50496-2009大体积磴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⑶测温孔的布置和测温:本工程测温采用预埋测温孔的方式测温。测温管采用

7、(1)16的铁管制作,下口封死,每个测温点分底板底部、底板中部、底板上部三个测温位置。表面温度在轮面向下5-10cm部位量取。测温点的布置按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布置,间距按见方5m布置一个测温点。浇注確Z前预先将测温管埋于底板内。碇测温碇浇注完6〜8小时开始测温。2d内,每2h测温一次;龄期3・7d内,每4h测温一次,7天后一天测一次,14天后结束测温,每次测温同时须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测温仪在测温孔停留吋间应在大于3分钟吋进行读数,并作好记录。测温点剖面示意图2、碗的养护轮养护采用覆盖薄膜加棉毡浇水养护的方法,减慢轮表血热量散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