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

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

ID:41713862

大小:144.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_第1页
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_第2页
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_第3页
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_第4页
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焊接残余应力教学教案(中职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钢结构焊接制造任课教师:王小兵课题焊接残余应力口的要求:1、掌握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2、掌握残余应力对焊件性能的影响。3、要求联系实践,把安全技术贯穿生产实习中。重点:掌握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难点、:掌握残余应力对焊件性能的影响。课的类型、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开课2分钟复习提问5分钟讲授新课78分钟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作业:详见教案最后页审批:焊接残余应力重点:掌握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难点:掌握残余应力对焊件性能的影响。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到课情况。2、课前准备情况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二、复习提问1、简述焊接残余变形产生原因。三、

2、讲授新课焊接残余应力是影响焊接结构或焊接部件疲劳强度、弯曲强度、脆性断裂强度和抗腐蚀性等性能的重耍因素。同时,残余应力还会严重影响结构的机加T质量和尺寸的稳定性。因此,在前面学习内应力和焊接应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将介绍焊接后残存在焊接结构屮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降低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一、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在焊件厚度不大(一般小于20mm)的常规焊接结构中,残余应力基本是纵、横双向的,如图2-5所示。厚度方向的残余应力很小,孑(厚度方向)卩(垂直焊缝轴线方向)x(平行焊缝轴线方向)只有在大厚度的焊接结构中,厚度方向的残余应力才有较高数值。为了便于分析,通

3、常将平行于焊缝轴线方向的应力称为纵向残余应力,用6x表示。将垂直于焊缝轴线方向的残余应力称为横向残余应力,用6y表示。厚度方向的应力残余应力,用&Z表示。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一)非拘束状态下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1.纵向残余应力6x的分布在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焊接结构屮,焊缝及其附近的压缩塑性变形区内的纵向应力6x为拉应力,其数值一般达到材料的屈服点(焊件尺寸过小吋除外),稍离开焊缝区,拉伸应力迅速陡降,继而出现残余压应力。如图2-6所示为中心有一条焊缝的低碳钢长板条在不同横截面上的纵向应力6x的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焊缝及其附近为拉应力,并达到材料的屈

4、服极限,而远离焊缝区为压应力。在长条板中部(III-III截血所在的区域),纵向残余应力的大小基本保持不变,一般称该区域为稳定区。在焊缝两端0-0截面,、因为边界条件与中部有所不同,拘束度和热循环特性也不尽相同,使纵向残余应力由恒定逐渐降至零而出现过渡区。另外,纵向应力在过渡区分布不同于中段,且6x小于材料的屈服限6s。图2-6焊缝横截面纵向应力的分布随着焊缝长度的缩短,稳定区降逐渐减小,玄至消失。如图2-7所示为不同焊缝长度的纵向应力6x的分布情况示意图。由图可以发现,当焊板较短时,不存在稳定区,并且焊板越短,短焊缝中的纵向应力比长焊缝中的纵向应力要小

5、。由此可见,在实际焊接结构中,如果将长焊缝适当分段进行焊接,将会减小焊件中的残余应力。圆筒环焊缝所引起的纵向(对圆筒体就是环向应力)应力的分布规律如图2-8所示。在焊缝及其附近区域为拉伸应力,远离焊缝则为压缩应力。它与平板直缝有所不同,其数值取决于圆筒直径、厚度以及焊接压缩塑性变形区的宽度。环缝上的&X随圆筒直径的增大而增加,而随塑性变形区的扩大而降低。直径增大,6X的分布逐渐与焊接平板接近。图2-7T型焊接接头纵向应力的分布,如图2-9所示。显然,其应力分布与焊件的尺寸有关。图(a)为水平板厚度与立板高度h之比较小时的分布情况;图(b)为水平板厚度与立

6、板高度h之比较人时的分布情况。当T型接头平板厚度s与立板高度h之比越大时,其残余应力的分布越和前血介绍的中心堆焊的长条板的情况相似。(a)图2・9T型接头的纵向应力分布2.横向残余应力6y的分布横向残余应力的产生及其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沿焊缝屮心线的横向残余应力主要由两个方面所引起:一是由于焊缝及其附近塑性变形区的纵向收缩引起的横向残余应力,用6'y表示;另一个是市焊缝及其附近塑性变形区横向收缩的不同时性所引起的,用6“y表小。换言乙横向残余应力6y是由6"y和6”y叠加fftl成。现以对接接头焊缝屮的横向残余应力为例,分析说明残余应力的产生和分布规

7、律。四、小结⑴小结上课情况,耍求树立安全意识。⑵表扬上课认真学生,指出存在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