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

ID:41744910

大小:324.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31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七上地图复习学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图1课题地图1课型复习课知识目标1.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祥略的关系。2.知道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会在地图上判别方向。3.学会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和判别方向。难点:经纬线判别方向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七上(课文内容是七上地理第7-14页学会使用地图),思考并填写以下内容。地图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及图例和注记)。(一)、方向1、一般情况,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2、有指向标箭头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o3、经

2、纬网判断方向:纬线指示,经线指示。注:(1)、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或西)方向变化;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或北)方向的变化。(2)、指向北极的是(北方),指向南极的是(南方)。(二)、比例尺1、上匕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2、比例尺就是一个(分式)。即,比例尺二3、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数字式文宇式线段式1:1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壬米012kmtil1:5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K)千米050100km1:3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3千米03060km11i1:1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01

3、2kmtil4、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表示实地范围(大或小)表示实地内容(详细或简略)大小结论: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表示的内容越(三)、图例和注记(课文第10页图1-19)©省级行政中心O一般城镇-洲界国界未定国界省、自治区、克辖市界地区界恢路公路长城运河河流、湖泊•・・f时令河、湖T—水库、渠道等!《线A山峰X关隘歼沙漠沼泽图1.3-4(卩耳)、看地图的顺序:图名一方向一图例一比例尺一图的内容。二、教师指导,学生展讲自学内容并且识记本部分知识点。三、例题1:地理复习指导书P10—、1.例题2:地理复习指导书P10-、2.四、当

4、堂检测:一、选择题:1、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测得两地直线距离为10厘米,则两地实地距()A、10千米B、20千米C、200千米D、400千米2、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江苏省地图D、徐州市地图3、下列图例表示长城的是:()A-rLTLTLB-'I-1LI4.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千米的是()Ao1:300B.1:3000,C.1:3000000D.1:300000000二、读图题:读右图,图中比例尺为1:200000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要根据确定方向(2)公路A

5、B的走向是方向,小河流向为自向0(3)若测得AB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课后作业】:地理复习指导书P5二、第3题,P6、第6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时间:主备人:总第6课时(二)读七上课文P37-39“学看地形图”1、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图上,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距)。2、等高线性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3、山地地形的判读。地形名称urn金地LW等高雄特点若干条等高线呈闭合分布,海拔由中间向四周降低(▲为山顶).若干条管高线呈闭合分布,海拔由中间向四周升离.一绢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弩曲处为山脊(C为山特).一组

6、等鬲找向海拔高的方向彎曲.弩曲处为山谷(D为U谷).两个山顶中间飽部位(A为梭部).若干条等高堤蒐金处(B檢崖).相关图形1114、(地形剖而图)最直观反映地表形态的高低起伏。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水5r比例x222°*1=50000事血比的尺22?*1S2SOC二、教师指导,学生展讲自学内容并且识记本部分知识点。三、例题1:地理复习指导书P11、7、&四、当堂检测:1.下血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课后作业】:地理复习指导书P12第17、18题,,P14、第1题E: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