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

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

ID:4174867

大小:354.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29

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_第1页
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_第2页
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_第3页
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_第4页
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品内分工陷阱_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学家……2010.10产品内分工陷阱: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钱书法周绍东(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46)产品内分工是企业网络分工的主要形式,它通过产品建构关系将不同企业联系在一起。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为本土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也使本土企业面临着两种产品内分工陷阱。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产品建构理论,探析本土企业陷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原因,并对两种理论的解释力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本土企业避免落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产品内分工陷阱;企业网络分工;劳动异化;产品建

2、构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10)10—0039—07中国经济在融入全球产业链进程中,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了飞速发展。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逐步从初级产品的供应商转变为产品价值链中不同环节的重要参与者。然而,在全球产业链和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中,大多数本土企业迄今主要凭借的还是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因而依然大量集中在低附加值的装配、加工和简单制造行业。那么,这种由国际跨国公司所主宰的产品内分工网络体系究竟会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产品和组织策略才能

3、摆脱产业链低端锁定的厄运,从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取得主动地位?对此,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产品建构理论框架,提出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本土企业在谋求结构升级过程中将面临两类分工陷阱,第一类是导致本土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低端锁定,第二类是导致本土企业系统创新瓶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本土企业陷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实质,给出本土企业摆脱产品内分工陷阱的政策建议。一、产品内分工:企业网络分工的主要形式马克思对分工的探讨是从“劳动”这一基本范畴出发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

4、科学本质与实践创新”(07BJL007)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课题“服务外包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07SJB790012)的阶段性成果-39-ECONOMIST……2010.10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201-202。劳动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为内容,是指人们干什么;作为形式,是人们怎样进行劳动。马克思经济学在考察生产力发展时,并没有把眼光仅仅放在生产要素本身革新和发展的范围内,而是把这种革新和发展与劳动者的活动方式及其变化联系在一起。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运用生产资料从事生产活动时形成的关系,

5、这种关系依靠特定的劳动方式将各种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撇开劳动方式来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将会导致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失去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进一步说,由于劳动方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分工的发展上,从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那个重要的、不可缺失的中介便落实在了分工上。正是在这个[2]24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2]25。作为劳动方式,分工有多种类型。“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做

6、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1]389。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一种新的分工形态———企业网络分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进而构成当代劳动分工发展的一个新的重大特点。其中,以“产品内分工”为代表、以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大量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的企业网络分工方式尤为引人注目。“产品内分工”早在其孕育阶段就成为马克思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在工场手工业时期,马克思就曾指出:“在制品是一个由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组合成的整体的地方,局部劳动又可以独立化为特殊的手[1]391-392工业”。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揭示了产品内分工的巨大优势:“一

7、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是另一些产业部门(例如纺织工业或农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从而它们的费用减少的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商品作为产品从一个产业部门生产出来后,会作为生产资料再进入另一个产业部门”[3]97。上世纪40年代以来,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了以产品内分工为代表的社会分工制度的重大演进。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伴随着集成电路的问世,一个覆盖全球的电子计算机产业群迅速形成,即形成了一个以个别大型企业为“链

8、主”、大量中小企业为“节点”、大中小企业系列化为“链条”、市场为“纽带”的产品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