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ID:41783711

大小:71.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1燃烧和灭火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一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一一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一一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一一隔绝氧气3.在

2、赤壁之战屮,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据燃烧的条件填空: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4.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1)灭火毡灭火的原理是(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制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制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却没有燃烧,其原因是(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5.下列做法能否促进可燃物的燃烧?如果能,请写出其中的原理(1)家庭用的燃煤加工成蜂窝煤,。(2)将燃

3、烧的木柴架高,。(3)工厂炼钢时常通入氧气,o(4)工厂烧锅炉的煤加工成粉末状,o6.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C,红磷着火点为240°C,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一一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图甲空气一>白磷图乙一809热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0(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

4、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1.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下列气体与空

5、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氧气B.氮气C.甲烷0.二氧化碳9.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对这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火焰不会很快熄灭C.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金属丝吸热使烛焰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D.火焰熄灭的原因是金屈丝阻碍了气体对流,导致烛焰缺氧10.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当心爆炸严須a火节能标志绿色食■品11.元宵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接汉疑星落,

6、依楼似月悬。”是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对其盛况的写照,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燃灯放焰、共吃元宵的风俗。(1)某红焰烟花的配方中包括硫、木炭粉、硝酸總[Sr(N03)2]等。①硝酸總屮Sr的化合价为:;②写出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燃放孔明灯(如右图)祈福成为了元宵节的新风尚。小新同学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它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选择的燃料应燃烧热值大且;(3)我市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孔明灯会而

7、引发火灾。A.提供可燃物B.供给氧气C.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2.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桂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111八倍。(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o(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等。(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

8、有C0。【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0+Fe2()3亘显2Fc+3C02(假设该样品屮不含除COZ外的其他能与Fe203,反应的物质)。【实验仪器】Fc2Oj滋祈的石灰木乙丙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一乙一甲一乙。其屮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次的作用是O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或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o③从坏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13.小倩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