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总结3

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总结3

ID:41815708

大小:60.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2

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总结3_第1页
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总结3_第2页
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总结3_第3页
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总结3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总结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复习中考语文小说阅读解题技巧2018.6班级姓名一、文体基本常识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坏境描写人物:1、从塑造人物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2、从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对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际关系等的描写环境描写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彖、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文章主题。分析

2、小说线索:①叙事类——事件发展的经过、叙述人的所见所感等;抒情类——感情依托物、某种感情(发展变化)等;状物类—主要物品、情感等。②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直接揭示线索③有时候通过在文章屮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反复出现来显示线索。分析概括感情变化:①理清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阶段;②寻找“过程和阶段”屮“显示"或“暗示”(体会整体氛围)感情(态度)变化的词句;③抽取关键词语概括。二.有关语言赏析的题型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彖、准确)地写出了+对彖+效果,换了后就变

3、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彖的性格特征)。答题示例: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叫匕“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毗“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彖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

4、关系,环环和扣,表达了……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问:文中的“告诫教训必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修辞手法+内容+效果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

5、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二: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三、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1.丈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

6、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X*: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叩勺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叩勺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四、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手法定义(特点)作

7、用答题格式伏笔文学作品中前文对后文将要出现的内容的暗示预先作提示或暗示,后文再照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文章先写……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作的渲染、陪衬、衬托(基础性描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先写……为下文……作铺垫,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象征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把抽象的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含蓄而耐人寻味。运用象征,抓住……与……相似点,通过对……形象描述,更好地表现了……含蓄而耐人寻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