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

ID:41849704

大小:104.2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3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_第1页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_第2页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_第3页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_第4页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下期)期末试卷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春高二(下)期末测试卷语文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木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审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世所共知,东方国家普遍受"华夏文明"影响,朝鲜、越南等都使用汉字;但是20世纪以后,东北亚、东南亚国家纷纷去汉化,朝鲜、越南文字改革后,可以全盘不用汉字,韩国为了〃去汉化",把

2、"汉城〃改为"首尔";而唯一一个国内华人不占主体却没有完全抛弃汉字的国家,就是日本。这是为什么?回顾日本文字变迁,不能说日本的文字没有改革,比如源自英美的外来语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三分之一,但是外来语再多,日语里的当用汉字终归无法取消,因为一旦取消汉字,同音不同字的功能马上消失,日语马上就会出现词义的混乱局面。恐怕到时日本人也无法看懂他们的字母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今曰,东京"还是,东京",在字面与中国昔日开封并无二致。可见,汉化日本,着实化到了"膜理"。有人认为:’汉和"本来就有血缘关系。迄今依然有人认为/万世一系"的日本首任天皇"

3、神武天皇"就是秦人徐福。神武天皇的原型到底是不是徐福?这个课题已经论证了上千年,几乎成为日本式"哥德巴赫猜想"。以日本现存的遗迹看来,两千多年前,确有载有徐福和5000名童男童女的中国庞大的船队到了日本,但没有撑得住的文字考据能证明,徐福就是日本"神武天皇〃。而据《日本书纪》记载r公元540年,召集秦人、汉人等诸番投化者,安置国郡,编贯户籍。秦户人数,总七千五十三户。"由此可知,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民定居日本的人数相当可观。所以,说徐福团队是大和国的移民一部分应是靠谱的。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是日本的第一任"文明课老师"。历史上的日本经历

4、四次"才变”,一次跟德国有关,一次跟美国有关,两次跟中国有关。第一次"弥才〃,日本史称"弥生时代",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在此之前,日本是原始社会的"绳纹时代","弥生时代"令日本过渡到了奴隶社会。中国《后汉书•东夷传》和《日本书纪》都留下了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弥才〃让日本人吃上了大米、用上了青铜器。"万世一系"的神武天皇与社会飞跃在这个时候猛然出现。"弥才”的主要成果一种植和青铜器都与秦朝的固有文明相符。第二次"大化改新〃之"汉才"把日本正式带入高度文明的封建新世纪,这段历史没有争议。孝德天皇大张旗鼓地宣扬"汉才",言之凿凿地进入

5、了全面汉化时代。此时"华夏文明"达到鼎盛,唐中国如日中天,大和民族心悦诚服地甘居华夏小弟,把"汉才"举为国家纲领,从政治体制到文化设计,一律照搬〃汉才〃。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三省六部",至今内阁还在沿用"省"称谓。中世纪前的日本,是“华夏文明"的忠实粉丝。对于中国,只有崇拜,未曾动过一丝"征服"之念。我们今天探究日本的汉化深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便"汉和"没有血缘关系,但日本学习古代华夏文明还是任何国家无法比肩的。(节选自程万军《看透日本:一衣带水向何方》)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方国

6、家普遍使用汉字,但201比纪以后,又都有“去汉化”的行为。B.韩国将首都“汉城”改名为'‘首尔”,表明了其“去汉化”的意图。C.日本的文字也在变革,但始终没有像朝鲜、越南那样完全収消汉字。0.口语中育不少同音不同字的现彖,汉字有助丁•区别语意,避免混乱。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人徐福是到了口木的,但不能确认他就是R本首任天皇“神武天皇”。B.日木历史上两次与中国有关的“才变”都给日本带来了根木性的变化。C.为躲避战争带来的灾难,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居口本的人数相当可观。D.日本学习古代华夏文明的认真精神是

7、其他国家无法比肩的,值得学习。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口本首都如今依然写作“东京”一例可以作为口本汉化深入的证据。B.关于“汉和”血缘关系的认识,既有猜想的成分,也冇史实的依据。C.古代日本将中国奉为“文明课老师”,丝毫未动过“征服”的念头。0.从口本育了“三省六部”可见华夏文明对口本的影响就在政治方面。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曰:太子禅

8、,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润,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祇肃社稷。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r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大赦,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