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差异练习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

ID:41858603

大小:202.5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03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_第1页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_第2页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_第3页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_第4页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发展差异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3-4题。3、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BC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

2、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田晓的家乡位于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图3为某区域模式图8.图3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11.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A.从①到②B.从

3、②到④C.从③到⑤D.从⑤到⑥DB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的3个数字,左边的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照资源,数字1~4表示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水分资源并不太差但缺水严重的是()A.东北地区B.西北内陆C.四川盆地.D.华北平原地区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南方大部华北地区西北大部东北大部塔里木盆地X类型214441442333124323Y312D数字为442的区域和323的区域都大面积种植水稻,但是前者的市场上却大量销售后者所产的大米,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A.前者稻米产量不足,需从外地调入B.后者人均土地多

4、,稻米商品率高C.前者光照不足,所产稻米品质比后者低D.后者稻米单产水平高,价格竞争力强Y气候资源代号应为()A.134B.214C.224D.233X地可能是()A.柴达木盆地B.漠河附近地区C.台湾西部平原D.江汉平原地区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南方大部华北地区西北大部东北大部塔里木盆地X类型214441442333124323Y312BAB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产业的就业构成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B.31.6:30.5:37.9  C.15.5:24.5:60.0D.37.6:24.

5、5:37.9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DAC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正确的是(  )A.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海南岛经济特区→长江三角洲开放区B.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开放区→11个内陆省会城市C.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开放区→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D.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新区→海南岛经济特区C有关我国三个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

6、三类产业比例较合理,产业结构相对较优B.中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一、二产业比例都大于第三产业C.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小D.产业结构反映经济的优势,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越大A中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山西煤炭外运的需要 ②淡水资源短缺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④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⑤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有关三个经济地带差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带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 ②从地理区位上看,中部和西部地带距海较远,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③我国经济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由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东部的政策倾斜 ④东部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CB如果用图例A代表第一产业的比重,那么①图1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B代表第三产业的比重 ③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B如果用图2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那么图例A、B、C所代表的产业分别

8、是(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C.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A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经济地带与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