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

ID:41882519

大小:1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后限时集训41+环境保护+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后限时集训(四十一)环境保护(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65页)1.(2017-全国卷I)干旱区的桎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桎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桎柳幼苗。【导学号:92040169】分析该林区潜在的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解析]根据材料,桎柳种子多,繁殖快,侧向枝条多,生存能力强,争夺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容易打破生态平衡。[答案]怪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

2、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2.(2017-全国卷II)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导学号:92040170]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解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结构、植被丰富程度、地下根系和植被多样性等方面回答。[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

3、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3.(2017-全国卷III)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导学号:92040171]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解析]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湿度低主要与树种本身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树种单一的影响,以及植株的疏密度有关。[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

4、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1.(2017-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检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120°114°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火灾和水土流失易发生的季节,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答案]该地区山火易发生时间集中在夏季。水土流失易发

5、生在冬季。原因:过火林地地表植被覆盖低,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加剧地表侵蚀。2.(2017-江苏高考)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鹏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0(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其原因有O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翻生存环境的影响有(3)为改善红腹滨鹏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O[解析]第(1)题,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维持

6、生物多样性及净化水质等方面。第⑵题,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结合上图从自然和人工变化的差异等方面分析。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围海养殖、填海造地等方面分析;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鹃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对其栖息地、食物来源及水体污染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红腹滨鹃生存环境的保护,一方面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还要从法律和意识层面分析。[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围海养殖;填海造地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

7、答一点)1.(2018-福建泉州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导学号:92040172】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的趋势。目前,我国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致使有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东部,位于广州、深圳之间,水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密集。下表反映了东莞市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东莞市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mg.kg-1)及污染特征元素范围平均值广东省背景值土地环境质量II级标准超标

8、率Cu(铜)5.08-105.6019.3817.65503.4Ni(银)2.29-57.4616.9117.80405.9Cd(镉)0.02-0・670.1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