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

ID:41911008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_第1页
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_第2页
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马铃薯特征特性及病毒病害的防治措施[摘要]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中主耍马铃薯的特征特性,还有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关键词]马铃薯特征病毒防治[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4-0060-01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好,均适宜马铃薯生长,其中以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可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

2、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食品香甜可。一、马铃薯特征特性1.马铃薯形态特征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市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50〜80cm。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2个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rh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2.马铃薯用途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市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

3、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因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都十分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重马铃薯的加工食品生产,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糕点、蛋卷等,达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以作为饲料,但其屮含龙葵碱须引起注意,以防牲畜屮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作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二、马铃薯病毒病害1•症状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病症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明显变形,叶脉不坏死。马铃薯条斑花叶病症状:在不同品种上症状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品种表现重花叶,有小枯死斑

4、点或叶脉坏死,叶柄和茎上也有黑褐色坏死条斑;生长发育后期植株下部叶片干枯,不脱落,呈垂叶坏死状。马铃薯皱缩花叶病症状:弱株系在一些品种上引起轻花叶,小叶尖脉间花叶,叶尖扭曲,顶叶片卷叶;强株系侵染后产生明显花叶,叶片严重变形,有时叶柄、叶脉坏死、植株矮小。马铃薯卷叶病症状:病株叶片边缘以主脉为中心向上卷曲,严重的卷成圆筒状,病叶呈革质,块茎小而密生,其内维管束变为黑褐色或发生网腐症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症状:叶和茎成锐角向上束起,叶片变小,常卷曲,半闭半合,全植株失去润泽的绿色,块茎由圆变为长纺锤形或圆筒形,芽眼突出,有吋有纵裂纹。在田间很难根据症状类型确定病毒种类,因为不同

5、品种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症状差杲很大,而且田间复合侵染较多,症状的变化也很大。2.影响因素2.1温度。在马铃薯生长季节,尤其在结薯期遇上高温,会加重马铃薯的病毒病。因为马铃薯适于在冷凉地区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生长,温度过高会抑制植株生长和降低其抗病能力。同时,高温有利于传毒媒介(虫牙虫等)的繁殖、迁飞和取食活动,有利于病毒迅速侵染和复制,减弱马铃薯自身的抗病性,因而加重了病毒病害的发病程度。2.2虫牙虫。在田间有带毒植株的情况下,酚虫发生的迟早和数量与病毒病发生及流行的轻重呈正和关,尤其是田间有翅虫牙的数量和迁E直接影响病毒在田间的传播。3.防治措施所有的马铃薯病毒都能通过薯

6、块传播,种薯是生产中大多数马铃薯病毒病害的最初侵染來源,因此采用脱毒种薯是目前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害的最先进、最有效的途径。加强脱毒种薯生产田的栽培管理,防治病毒再侵染。选择气候冷凉、地势开阔、有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作种薯生产FH,周围至少500^600m内不能有马铃薯一般生产田或其他马铃薯病毒的寄主,如苜蓿、烟草等。催芽可提前出苗,苗壮,苗齐,增加每株主茎数,促进早结薯和成龄抗性的形成。春播播期尽量提前,整薯播种。切块播种时,必须严格进行切刀消毒。为了获得更多小薯,种植密度一般为10万株/hm2左右。采用大行距小株距的播种方式,播种时结合施肥施放防虫牙颗粒剂。合理施肥,应以充

7、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过量施氮,以防茎叶徒长而延迟结薯和植株成龄抗性的形成。从虫牙虫出现开始,每隔7~10d喷施1次灭!1!牙纱,每次以不同种类的农约交替喷施。在苗高10〜20cm、现蕾期、开花期各拔除病株1次。逐垄检查,发现病株连同新生块茎、母薯彻底拔除,小心装袋,带出田外深埋30cmo提前收获可获得更多幼嫩小薯,并可避免病毒传到块茎。较早毁灭茎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晚疫病菌和已感染的病毒传到块茎。参考文献[1]魏春光•马铃薯高品质膳食纤维生产工艺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2]陈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