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ID:41911513

大小:2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乃举措暴众而刑太极故也”D.“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国之后也”2.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A.加强君主的权力B.扩大“三公”的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实

2、现权力制衡3.“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A.汉高祖B.唐高祖C.宋高宗D.明太祖4.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公九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中外朝制④内阁制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5.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6.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

3、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元老院D.民众法庭7.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与下列哪个官职或机构类似()A.秦朝的御史大夫与廷尉B.汉朝的尚书台C.唐朝的门下省、中书省D.元朝的中书省8.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的主要原因是()A.思想观念不同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C.地域位置差别D.人口数量不同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建立,这主要是因为()A.议会权力加强B.法律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D.内阁制度形成10.资

4、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有()①选举②议会立法③保留君主④内阁拥有最高权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围绕美国的政治制度,各州代表意见分歧较多,反复讨论。其中,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麦迪逊主张()A.建立专制政府B.建立权力制衡的政府C.无政府主义D.加强中央集权12.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选项ABC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

5、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1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4.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

6、州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15.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16.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A.探索出一条在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

7、会主义建设理论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推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是()A.加紧立法工作B.加紧普法宣传C.加紧总结文革教训D.加紧平反冤案18.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国家的统一历史试题(共3页,第4页)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D.缓和同美国的敌对关系19.20

8、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20.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有利的客观条件是()A.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