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考核答案文档-总论传出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随堂考核答案文档-总论传出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ID:41915057

大小:46.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随堂考核答案文档-总论传出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1页
随堂考核答案文档-总论传出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2页
随堂考核答案文档-总论传出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3页
随堂考核答案文档-总论传出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随堂考核答案文档-总论传出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理学随堂考核单一(总论部分)答案一、选择题:6.BD7.ABCDE1.A2.C3.D4.B5.D6.1二、填空题:2.酸、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排出4.内在活性、内在活性1•吸收、分布、代谢、排泄3.量反应、质反应、后三、名词解释:1•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指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坏内药物的百分率(二入血药量/给药剂量)。是检验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半衰期(half-time)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t1/2=0.693/Keo3.一级消除动力学(f

2、irstordereliminationkinetics):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每隔—段时间降到原药物浓度的一定比例。4.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eliminationkinetics):血浆中的药物每隔一定时间消除一定的量。5.肝肠循环(cntorohopaticcycle):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药物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6.肝约酶诱导剂(enzymeinducer):

3、能增强药酶活性或加速其合成的约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7.肝药酶抑制剂(enzymeinhibitor):能减弱药酶活性或抑制其合成的药物。如界烟月井、氯霉素等。8.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so/EDso),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9•受体脱敏(receptordesensitization):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10.受体增敏(receptorhypersensitization):长期使用一•

4、种扌吉抗剂后,组织或细胞对其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的现彖。11.副反应(sideruction):在常用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副作用)。发生在常用剂量下,不严垂,但难避免。12.反跳::指长期反复用药后突然停约后,原有疾病加剧或复发。13•首过效应(firstpasseffect):药物在胃肠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14•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15.变态反应(allergicr

5、eaction)::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乂称过敏反应。16.耐受性(tolerance)与耐药性(resistance)耐受性:长期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耐药性:长期反复用药后病原休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反应性降低。17.效价强度(potency):药物达到一定药理效应的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人。18.ED50与LD50ED50(半数有效量):是指能使半数动物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是衡量一个药物作用强弱的指标,EDs。愈大,药物作用愈弱;EDs。愈小,药效则愈强。I

6、Ao(半数致死量):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19.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15.拮抗药(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劳物。药理学随堂考核单二(作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1)一、选择题:l.E2.C3.E4.ABE5.C6.ABDE7.ACDE&A9.ABD二、填空题:1•阿托品、碘解磷定、M、胆碱酯酶2.青光眼虹膜炎口腔T燥症M阻断药中毒解救三、简答题:简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新斯的明可抑制乙酰胆碱酯

7、酶活性而发挥拟胆碱作用,可兴奋M、N胆碱受体,其对腺体、眼、心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作丿IJ弱,对骨骼肌及胃肠平滑肌作川强。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还可川于减轻由手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气胀及尿潴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的解救。四、论述题:1.试述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机制、屮毒表现及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中毒机制:冇机磷酸酯类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AChE,使AChE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体内ACh人量积聚而引起一系列屮毒症状。其屮毒症状表现多样化,主要为:①毒蕈碱样症

8、状: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泪腺、汗腺等腺体分泌增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出现呼吸怵I难、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综合效应,症状出现的先后为组织接触有机磷酸酯类的先后有关;②烟碱样症状:肌无力,不H主肌朿抽搐、震颤,严重者引起呼吸肌麻痹;③屮枢神经系统症状:先兴奋、不安,继而出现惊厥,后转为抑制,出现反射消失、昏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