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

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

ID:41920515

大小:175.9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5

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_第1页
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_第2页
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_第3页
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_第4页
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颗粒粒度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意义颗粒污染物的粒径分布式选择颗粒物控制工艺和设备重要依据,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颗粒物粒径分布测定的基本方法,绘制颗粒分布曲线。.颗粒分析的试验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比重计法进行测定。比重计法适合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对于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可采用筛析法进行分析,当颗粒群中兼有上述两种粒组时,则应联合使用筛析法和比重计法。.本实验只作比重计法。二、实验原理对于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物样品经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成悬浮液定容后,根据斯托克斯(Stokes)定律及比重

2、计浮泡在悬浮液中所处的平均有效深度,静置不同时间后,用比重计直接读出每升悬浮液中所含各级颗粒的质量,计算其百分含量。三、仪器设备1.比重计(1)甲种比重计刻度单位以20°C时1L悬液内以g表示所含颗粒质量。(2)乙种比重计刻度单位以20°C时悬液的比重表示。2•量筒两个,容积为1L。3•天平,感量O.Olgo4.温度计。5.搅拌器。6.秒表。7.煮沸设备:电热器,三角烧瓶及回流冷凝管。8.化学药瓶:4%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9.蒸馅水。1().其他:烘箱、时钟、烧杯等。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称取由试验室按备样要

3、求准备好的小于O」mm的烘干试样30g,称重准至O.Olg,装入三角烧瓶中(装烧瓶时切勿使土粒散失)。2.在盛有试样的三角烧瓶中注入约200mL蒸馅水,然后加入浓度为4%六偏磷酸钠(分散剂)l()mL,将瓶稍摇荡后,放在电热器上,用冷凝管下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进行煮沸。煮沸进间从沸腾开始算起,不易分散的颗粒样一般需lh左右,其他可酌量减少,但不是少于0.5ho3.待悬浊液冷却后,却其倒入指定号码的量筒内,并应将烧瓶中剩留的悬液,分次用少量蒸馅水完全洗倒入量筒内。注水入量筒,使筒内悬液恰达1OOOmL,如在分析过程

4、中发现仍有絮状下沉现象,可再加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约10mL于悬液中加以分散。4.将盛有悬液的量筒,置于平衡且便于测度的平台上(试验过程中不得挪用或碰撞)。准备好比重度、秒表、记录纸等,并先熟悉比重计划刻度的读法。然后将搅拌器放入量筒,沿整个悬液深度上下搅拌约lmim往复各约30次,使悬液彻底搅拌(注意搅拌时勿使悬液溅出筒外)。5•搅拌完毕,立即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动秒表。测定经过0.5,1,2,5,10,30,120min的比重计读数。根据试样情况或实际需要,可增加比重计数或缩短最后一次读数的时间。每次读数均应在

5、预定时间前10〜20min,将比重计小心地放入悬液中接近读数的深度,以免比重计上下跳动。注意比重计浮泡应保持在量筒中心位置,不得偏近筒壁。提放比重计时,应使比重计的中轴垂直液面。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悬液的扰动,并应防止从手中滑落或碰到量壁。6比重计读数均以弯液面上缘为准。甲种比重计应准确至1,估读至0.1;乙种比重计应准确至0.01,估读至0.0001.每次读数完毕,立即取出比重计,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并测定各相应的悬液温度,准确至0.5°C.五、计算1.比重计每一次读数先经液面校正,求得颗粒有效沉降距离,计

6、算颗粒直径do再将每一读数作刻度及弯液面校正、温度校正、比重校正、分散剂校正。然后计算小于某粒径颗径含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数P,并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2.可按下列反法计算P及d(1)甲种比重计P=G2(R+m+冲—Cr>)肥(1-1)式中一试样重,克;一比重计校正值,查表1-1;—温度校正值,查表1-2;—刻度及弯液面校正值,查实验室给出的图表;-分散剂校正值(由实验室给出);—甲种比重计读数。表1・1颗粒比重校正系数颗粒比重比重校正系数颗粒比重比重校正系数乙种比重计甲种比重计乙种比重计GGsGsGGsGs2.5

7、01.0381.6662.700.9891.5882.521.0321.6582.720.9851.5812.541.0271.6492.740.9811.5752.561.0221.6412.760.9771.5682.581.0171.6322.780.9731.5622.601.0121.6252.800.9691.5562.621.0071.6172.820.9651.5492.641.0021.6092.840.9611.5432.660.9981.6032.860.9581.5382.680.9981

8、.5952.880.9541.532(2)乙种比重计P=—G2[(r!一1)+加+"-cJg”叫(1-2)式中V—悬液体积(1000毫升)——20°C时水的容重(=0.908232克/厘米勺G/、fCDZ、Rz符号意义同前,只是加“/”号以甲种比重计用符号。(2)按斯托克斯(Scockes,G,C)公式计算粒径d(毫米):表1—2温度校正值悬液温度甲种比重计乙种比重值悬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