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简)

中国小说(简)

ID:41929877

大小:100.0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5

中国小说(简)_第1页
中国小说(简)_第2页
中国小说(简)_第3页
中国小说(简)_第4页
中国小说(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小说(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说一、小说分类1、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字数的多少,是区别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人们通常把几千字到两万字的小说称为短篇小说,三万字到十万字的小说称为中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称为长篇小说。这只是就字数而言的,其实,长、中、短篇小说的区别,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围、作品的容量来决定的。长篇小说容量最大,最广阔,篇幅也比较长,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它一般是通过比较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来表现社会生活的,如《红楼梦》。中篇小说反映生活的范围虽不像长篇那样广阔,但也能反映出一定广度的生活面,它的人物的多寡、情节的繁简介于长篇与短篇之间,如《人到中年》。短篇小说的特点是紧

2、凑、短小精悍,它往往只写了一个或很少几个人物,描写了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插曲。短篇小说所反映的生活虽不及长篇、中篇广阔,但也同样是完整的,有些还具有深刻、丰富的社会意义。二、小说涵义1、三教九流与小说家三教:儒教(以孔子为代表)、佛教(释迦牟尼创建)、道教(东汉张道陵创立,到南北朝盛行起来)。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家地位低,被排斥在外。九流也有分为: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

3、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2、早期对小说的定义:古代小说观念:小说是琐碎之言街谈巷议残丛小语。(1)汉代桓谭《新论》:“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家理事,有可观之辞。”(2)《汉书.艺文志》其“诸子略”:“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3、“小说”之为小(1)言者小:庶民;(2)所言者小:小道新闻;(3)作用小:不合大道,不能经世致用。俗民们的言谈传说,是一种口头文学,後来由小官们收集成文。4、现代对小说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1)完整的故事情节。 (2

4、)有性格形象鲜明的人物角色。 (3)合理的结构。如果要完全符合这些要素,则中国至少要到唐代才算发展出真正的小说(唐传奇)。三、中国古代小说简史1、小说之源(1)神话传说“古今语怪之祖”的《山海经》及《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自然神话,如:天有十日;天地开辟神话,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英雄神话,如:黄帝大战蚩尤;造人神话,如:女娲造人。这些神话传说也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发展,后来的魏晋北朝的志怪、唐宋传奇、话本、直到明代的《西游记》、《封神演义》和清代的《聊斋志异》等,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它们与神话传承的关系。(2)寓言其形式为叙述一个小故事,而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

5、语带双关,藉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此一叙述方式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孟子》:揠苖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庄子》: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韩非子》: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吕氏春秋》:刻舟求剑等。《战国策》: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狐假虎威等。2、中国小说的发展(1)笔记小说(文言)此为魏晋南北朝时的小说,其特性为:“残丛小语”、“粗陈梗概”及“未有意为小说”。可分为: 记述人物遗闻轶事和言谈举止等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专记神仙方术、妖魅鬼怪、佛法灵异、殊方异物等的“志怪小说”:《搜神记》。雪夜访戴王子猷(即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斟酒。四望皎然,因

6、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今浙江剡县)。既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门》)译文:王徽之字子猷,弃官后住在山阴(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山阴村),一天夜晚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酌酒,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就起身徘徊,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戴逵字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那里去。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回答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尽就返回家,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行为

7、艺术(2)传奇小说(文言)此为唐代时发展出价值足以与近体诗相比拟的文学体例。“有意为小说”,从“丛残小语”、“粗陈梗概”到“篇幅较长”、“叙述婉转”,已突破唐前小说单纯传录怪异见闻的性质,而能自觉的进行想象和虚构,使人物形象鲜明,内容体材广泛,并渐渐着重现实社会人生的描写,这是中国小说成熟成形的开始。代表作品为: 初唐时保留志怪小说余风的《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中晚唐之后,有记游侠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柳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