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ID:41946038

大小:147.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_第1页
[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_第2页
[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_第3页
[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_第4页
[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练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复习1•娓娓动听衣襟冒炊烟歇脚滋润恭恭敬敬专心致志五彩缤纷兴致勃勃怒气冲冲3.赞美老师的: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兢兢业业含辛茹苦无微不至指精神集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FI不转晴专心致志指色彩多的: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五颜六色蛇紫嫣红含身体部位:指手陆脚满面春风七嘴八舌手舞足蹈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终生难忘锻炼堡垒道德鞭策坚韧不拔绘芦绘色聚精会神鸟栖虫居枝繁叶茂满载而归凶相毕露名副其实迅雷不及掩耳刹那间:一刹那一瞬间霎时间顷刻间2.娓娓动听(AABC):依依不舍井井有条滔滔不绝绘声绘色(ABAC):一心一意

2、自由自在惟妙惟肖怒气冲冲(ABCC):神采奕奕气喘吁吁风度翩翩枝繁叶茂:南征北战东张西望志同道合虚情假意描写自然景色: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崇山峻岭形容口才好的成语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博古通今4、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5、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读书破万卷

3、,下笔如有神。--唐杜甫(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西汉刘向(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冇源头活水来。一宋朱熹《观书冇感》正月()娓娓动听()扁舟()鸟栖虫居()可恶()几乎()满载而归()云锦()金蝉脱壳()胸襟()震惊()树干()教诲()敞开()即使(《1•师恩难忘》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冋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田老师是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既教书又育人

4、的好老师。我对文屮“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皿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旬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赞美老师的名言:1.春蚕到死丝方尽,蓟成灰泪岡干。4、解释: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冇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

5、妙的境地。5•“有如春南点点”一句的理解:春雨可以滋润大地,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叶,让力物生长,而出老师讲的这些故事正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从故事屮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及博学的由衷赞美。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7.“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2、陶校长的演讲》Li

6、an锻(炼)精(练)(连)接简(练)(炼)钢Ji立(即)(即)使(既)然(及)时奋笔(疾)书Li(历)史H(历)鼓(励)(厉)害激(励)再接再(厉)1、这是一篇演讲稿。“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二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2.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的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

7、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3、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4、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5、陶行知的名言。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千教力•教教人求真,千学力•学学做真人。《3、古诗三首》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

8、)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休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古诗动静结合,活泼冇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樋),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3、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小儿垂钓(胡令能)草长莺飞二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