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

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

ID:41972745

大小:94.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4

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_第1页
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_第2页
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_第3页
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_第4页
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2第7单元第14讲课时规范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买办原意是采买人员,指清朝末期的1800-1910年,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屮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经理人。买办是外国资本家认为忠实、得力的人物;买办为外国资本家服务,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培育”;买办违法犯罪,因受雇于外商企业,可以在治外法权庇护下,逃避中国法律的制裁。据此可知买办()A.只存在于中国近代史上B.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工具C.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D.不受领事裁判权保护解析:买办存在于清朝末期的1800—1910年,在鸦片战

2、争后中国近代史开始前已经存在,故A项错误;买办为外国资本家服务,充当了列强经济侵略的工具,故B项正确;买办在经济上依赖外国资本家,不是独立的,故C项错误;买办违法犯罪,可以在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的庇护下,逃避中国法律的制裁,故D项错误。答案:B2.《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解

3、析:材料中显示不出工业文明成为主流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关稅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的信息,说明晚清时期中国市场被外国控制,故B项正确;告别小农经济时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贸易逆差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3.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己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实质是()A

4、.自然经济结构解体B.政府改变重农抑簡政策C.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D.民族资本主义FI益萎缩解析:自然经济结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的过程,材料只谈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没有谈到家庭手工业的破产,不能反「映自然经济的解体,故A项错误;清政府一直坚持重农抑商政策直到清末“新政”才有所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中鸦片战争前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出口土产品到外国市场,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结果促使商业性农业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故D

5、项错误。答案:C1.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解析:材料中并未涉及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而且列强推进中国近代化也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说明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时间可知1863年,列强主要

6、以商品输出为主而非资本输出为主,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可知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D2.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这从本质上反映岀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解析: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的

7、民用工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洋务企业管理不善、腐败的现象,本质上体现出中国近代化发展受到封建思想的阻碍,发展曲折,故B项正确;C、D项是对材料的直接表述,不是本质体现,故C、D项错误。答案:B3.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屮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笫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触1901—1912)A.早期现代化的

8、尝试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解析: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与第三卷的时间吻合,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中的时间段不吻合,均可排除。答案:A1.《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屮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A.实现民主政治B.民族独立富强C.工业化的实现D.发展资本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