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

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

ID:41975053

大小:211.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5

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_第1页
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_第2页
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_第3页
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_第4页
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中区统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淀区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8.4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主成1-6题。材料一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

2、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柠、標、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俄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3、。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

4、,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o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1.根据材料一,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答:2.根据材料一及《红楼梦》第三回节选的文字,说明“荣国府

5、”所体现的中国建筑“文法”的特色。(4分)(黛玉)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

6、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答:材料二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传统建筑屋顶上的瓦块,排成一道一道的沟,有利于雨水沿着凹槽流下来,最下端还有一个称为“滴水”的瓦,目的是收集雨水,让它成帘幕状滴到地上。这一连串的接雨、导雨、排雨过程,就

7、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设计。有人认为,中国建筑是木造结构的,没有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牢固耐用。但是木造结构的建筑,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妙处。如建筑中的梁架,用的是可以略有变形的直角桦头式屋架,这有别于西方的铁桥式屋架。木造结构屋架在地震来临时,会随之摇动,因为具有弹性结构的特征,不但可以承受较犬的荷载,而且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响应。陕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都是超过千年的木造建筑,不知历经多少自然灾变,依旧屹立于世,这种优异的弹性结构功不可没。中国古代建筑的美感,也是颇为独特的。传统

8、建筑的韵律、力量、协调是曲线所赋予的。如中国建筑中随处可见的曲线美,就深得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的生命神韵。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建筑,都和地质地理、生态环境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各存在差异,于是建筑的形态也是—O从外观上讲,北方建筑显得厚重朴拙,南方则轻巧细致。另外,中国位居北半球,坐北朝南是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