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

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

ID:41986820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5

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_第1页
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_第2页
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_第3页
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_第4页
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文献述评【摘要】微课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内容涵盖定义、理论基础、开发、建设和应用等多方面。文章从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角度,通过整合相关文献,梳理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的发展丿力程、研究内容,包括微课的分类和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流程,即选题一设计一制作一评价优化一整理反思五步,论述研究的局限,提出发展策略。【关键词】微课设计制作文献述评一、引言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微课”应运而生,其碎片化、网络化的特点,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和教育资源共享,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和教学改革的重点Z-O微课的概念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

2、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1]。国内微课的概念最早于2010年,由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提出。检索文献可知,国内的微课研究从2011年起步,2013年开始有明显增加。进入2014、2015年,呈井喷式增长,2016年至今延续这一势头,可见英研究之热。研究内容则从最初的内涵、特点、基本理论,转向微课的开发、设计、建设与应用。而微课的主体内容是微视频,以及利用微视频进行网络学习的交互活动[2]。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是微课开发、设计和应用过程的核心环节,关系到微课的质量。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教师问卷调查显示,34%的教师表示因没有掌握微课的设计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3、。说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对部分教师來说仍是一个门槛。本文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角度入手,梳理其研究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发现存在局限、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该方向研究有所贡献,使微课制作者有所借鉴和启发。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笔者从中国知网搜索名为“微课”,但包含“设计”或“制作”的期刊,共668篇:2013年10篇,2014年116篇,2015年355篇,2016年186篇。由此可见,微课制作的文献研究始于2013年,2014、2015年研究成果激增,与微课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同步。对文献整理分析后发现,该方向研究的文献主耍分为四类:1.与某领域或学科结合的微课设计与制作研究;2•浅

4、谈与初探微课的设计与制作;3•以某知识点或某课为例的微课设计与制作;4.基于某硬件或软件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探究。2013年,研究聚焦国外可汗学院和TEDEd,全国首届高校微课程比赛,探究其作为新兴教学形式的教学应用价值,设计制作方法和模式(梁乐明;刘名卓,2013)。结合各领域如医学,或高职高校教育(杨明,2014),或某学科较多为英语(冒晓飞,2015)的微课设计制作研究在每年研究中均占垂要比重。此类文献的特点是:结合学科特点探讨微课意义;关注设计和制作的环节与细节(寻尚同;吴铁飞,2013);但部分文献实际阐述时会脱离学科特点。浅谈微课设计制作的研究在2014年成果较多,阐述

5、角度更宏观,但难免笼统。此类研究屮有的研究具完整性和系统性(孟祥增,2014),有的则缺乏条理和整体性,还有的是从设计和制作两方面列举注意要点(相方莉,2014;严慧深,2015)o以某知识点或教学课为例的文献(屠艳,2014;陆光明,2015),在2015年学科结合研究一并成为研究热点,真正从选题,分析设计,制作,后期编辑各环节展现了微课的制作过程。知识点的深度剖析,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和课件脚本设计,精细的录制编排,使这类文献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而且更多学者(熊旺平;杨辉,2015)尝试以系统课程为对象的微课模式研究。除此之外,少数文献从制作技术角

6、度出发,如张坤列举了三种微课的制作方法:幻灯片讲解法、屏幕录制法、设备摄像法,仔细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所需使用的软件[3]0完善的流程和详尽易懂的操作说明,对微课制作者來说更为实用。常用的屏幕录制法屮,CamtasiaStudio因其强大的录屏和视频编辑功能,降低了技术要求和对设备的要求,成为微课制作的首选工具。研究者如王大慧(2014),郭永刚(2015),顾笑(2016)等都对其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和操作方法,做了专业而详尽的介绍。2016年以來四类研究的比重冇所减少,研究内容更多元化,关注微课设计的理念,原则与策略(林雯;陈彩霞;李巍),应用

7、(杨晓燕;周山),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毛烽;芦天华);或分析针对具体环节设计和制作的技巧(吴勋;王聪慧;冯笑炎);或反思当下微课设计和制作在认识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郑小军;冯冰清;奕丽梅),研究总体呈现岀微观倾向和开发应用聚焦的趋势。三、研究内容笔者详阅40余篇文献后,发现微课设计与制作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微课的分类,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鉴于研究者们视角的多样性,笔者通过分析、判断、总结,对其做了重新整合。(一)分类多数研究者如孟祥增、林雪涛、沈莉等,从制作方式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