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

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

ID:41998939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_第1页
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_第2页
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_第3页
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_第4页
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52013高考北京语文试卷权威全解   2013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总体难度比去年略低,但由于新题型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考场不适感,可与略降低的难度相抵。北京高考语文从2002年独立命题至今,经历了多次显著的题目变化,从2010年取消语文应用题目,到2012年加入阅读延伸题,再到今年阅读延伸题从两题减为一题并增加一个修辞考查题型,虽然历经变化,但总体难度并无大起大伏,历年的平均分都在97分上下5分浮动。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语文时应该抓住知识体系中重点内容、解题思路中重要方法,就可以在考场上左右逢源应

2、对自如。  作为一个命题人,我自己在命题时也会以命制新题型为体现考卷难度的重要方法之一,我支持经常出现新题型的做法,这样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作为教学者,在课上不断强调知识与思想、解题与能力的并重,考试既考查你的曾经又关注你的临场,要有决策力分析力才能见招拆招、见题解题。  然而,语文考试的特点正在于此:平均分较高,总体难度持平,区分题目较隐蔽。很多同学在考场上下笔千言觉得字字有理,甚至下了考场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但分数其实并不高。北京去年语文单科有20余考生上140分,近1000考生上

3、130分,如果你徘徊在平均分线上,其实处于相当的劣势。我的班里有海淀区、西城区总分前二十名的优秀学生,他们已然在出类拔萃,但仍然在苦学语文,就是因为最后高手对决、功力持平的情况下,语文会起到决定作用。  2013年北京卷真题语基的5个题目中,前四题都是经典考点。第一题B选项"席不暇暖"的"暇"字混选,是我在春季班、模考班反复强调的内容,而且我细致地讲解了命题人并以偏词考熟字的命题思路。再加上我讲到的其他字词,你在考场做第一题一定手到擒来。第四题排序题其实是北京2005年以前考的题目,近年都以填空形

4、式考查。但在新东方模考班上所命制的班目中专门考查了所题并进行了考前最后题解。第五题看似新题型,但其实去年在古诗词部分就已经考过,归根结蒂在考《考试说明》第7个考点"修辞手法",这个考点在杨老师的课上反复讲过"五感"的考法,虽然是新题型但却旧内容。其在考场上考查了学生们临场决策、调动所学的能力,是很好的题目。5/5  古文回归了经典的传记类选文,《宋史》的选文难度适中,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历史功底才能更好理解文章内容。古文是一个学生语文学生的重要功底,鲁迅、王国维、陈寅恪是些大家都有深厚的古文学底蕴才

5、能写出好的白话来,各位同学千万莫以为今天都用白话就忽略了古文的学习。我在秋季课程里将历年古文真题分时代进行整合,这篇文章很多情节像2006江苏《宋史•董槐传》。现在学校的古文教学基本是围绕课本展开,其实不知课本的选文跨度大、作家作品混选,往往前后两篇没有太大关系,上一篇是《孟子》下一篇是韩愈的古文。这样学生们在学习时将文与史割裂开来,没有文史并证的关联感,使得很多学生只知作家作品名但事实上一无所知。很多学生不知道李白和莎士比亚谁在前谁在后,更不要说分清楚欧阳修和苏轼的关系。然而,古文学习需要你对古

6、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古代文学历、古代历史都有了解。所以备考2014的同学们一定要加强古文的学习,它会影响你整体语文的功底,对古诗、散文、作文都有深刻的影响。  古诗词继2010年《古风(其三十九)》后再出现李白《古风》选诗,所考李白的思想、品性都与2010年非常接近,李白的理想:渴望建功立业、一展抱负,但同时还要保持清高自守、仗义轻财的品质,甚至也想过功成身退。"结合诗句"的提示信息与2010年的"结合全诗"一致,都需要同学们梳理全诗,并熟记我给你们总结好的思想感情答案内容,就可以顺利解题。  

7、如果你听过我在课上所讲的关于作家与乡土、乡土文学、鲁迅作品及精神,你会对这篇散文阅读感到强烈的亲切感。三个小的简答题没有从文学创作手法来设问,降低了整个散文阅读的难度,而且这三个小问定位都较容易,回到文章找到答案,一定要分点设答——这是我在课上反复强调的考场规则。阅卷者一定会分点给分,所以你一定要分点设答,老师一看你的卷面就知道你师出名门、高人指点。最后一个阅读延伸题关于"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杨老师在模拟考题中反复讲解的内容,"言外之意与画内之景"(2013西城二模)、"借物抒怀之妙"(2013海

8、淀二模)都是相似题目,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考查客观世界与作家的主观感情、思考之间如何建立巧妙联系。这也是课上所讲的文学手法中反复强调的"情景关系",助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关系是高考难点。关于此部分的讲解,在高考前半个月的海淀剧场大型讲座上,我曾经细致地讲过一次,深刻理解这一点,12分的题目就有了"十分"的把握。  作文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