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

ID:42000408

大小:115.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6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_第1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_第2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_第3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_第4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检测(吋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煤肝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包括开采挖掘出的及洗选时排出的含炭岩石,这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2—。据此完成1〜3题。1.我国煤仟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岀非常多的煤肝石B.我国煤肝石储量丰富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2.关于煤肝石的大量堆放带来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B.日晒

2、下长期堆放会自燃,排放的CO2、SO?等气体污染大气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D.大量煤肝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3.煤肝石的转化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利用方式最合适的是()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B.用做铺路石,修建道路C.生产煤肝石砖D.对煤肝石进行选洗,取出其中的含炭成分【解析】第1题,煤砰石主要是在采煤中产生的。第2题,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煤肝石的大量堆放不会引起地质灾害。笫3题,煤肝石含有少量的煤炭,做成煤肝石砖后,不但能减少烧砖时所用煤炭的数量

3、,而且也利用了煤11干石屮的岩石。【答案】1.A2.D3.C目前我国耕地而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來,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fefflo据此回答4~5题。4.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星用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5.土地退化有多种类型,但不包括()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

4、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解析】第4题,我国土地开发力度较大,后备土地已经很少了;东南地区多丘陵山地,耕地较少;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森林;南方多丘陵山地,水出分散。第5题,烧荒对地面的植被造成破坏,但不一定影响土地肥力。【答案】4.B5.A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6〜8题。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來源,冃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A.屮国B.美国C.埃及D.沙特阿拉伯2.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B

5、.植树造林,退耕还草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3.对非可再生的资源來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A.限制利用B.实现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能源C.禁止开釆D.加快勘探开发,扩大开采量【解析】第6题,海水淡化成本高,因此只有在非常缺水的地区而又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国家或地区才能开展。第7题,节流是节约,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第8题,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因此要做到充分利用,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同吋,积极开发新的、可以替代的资源。【答案】6.D7.D8.

6、B在近儿年的国际大型车展上,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备受青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据此完成9〜10题。4.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枳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5.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解析】第9题,新能源车节约能源,清洁、坏保,排出的废气少,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第10题,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需要大量的玉米等粮食

7、作物,因此,可能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答案】9.B10.B二、综合题(共40分)1.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2分)耕地年递减宝$)苏州、徐州1990年〜2006年耕地年递减率变化(耕地年递减率为上年年底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年底耕地面积与上年年底耕地面积的比值的百分数)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份和地区项目1990年2000年2006年苏州徐州苏州徐州苏州徐

8、州GDP(亿元)202.14112.841540.68616.954820.261428.80人均GDP(元)361714382669269487880115363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平方米)111.41318.9285.2776.4354.258.93⑴读图比较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2)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